?
2025年監理工程師考試成績已公布一周,從已公示數據來看,今年的通過人數繼續下滑,延續了去年的下降趨勢。雖然有些省市取消了合格人員名單的公示,但從目前云南、內蒙古等地的數據可見一斑——云南減少了500余人,內蒙古減少約600人。在通過率整體變化不大的背景下,這一變化指向了一個明顯趨勢:報考人數相比2024年大幅減少,預計減少幅度可能達到20%。
?
近期也有部分自媒體聲稱“廣東省監理工程師通過人數暴跌”,將去年9900人和今年的1500多人對比,引發誤讀。但其實,廣東今年公示的只是報名需人工核驗部分的合格人員名單,自動核驗通過的人并未列入其中,因此所謂“暴跌”并不屬實。不過可以確認的是,今年廣東的通過人數的確也在下降,這一趨勢已成行業共識。
?
通過分析近幾年建筑類考試的報名數據可以看出,報考熱情整體處于退潮狀態。無論是一建、二建還是監理工程師,原本“跟風式”考證的群體正在逐漸流失。過去那種“有證就上”“不管適不適合先報名再說”的盲目心態正在退散。考證這件事正回歸到一種更加理性和職業化的選擇。顯然,這與當前建筑行業整體疲軟密切相關——需求減少、崗位收緊、掛靠價值下降,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考生的動力。
?
尤其是監理工程師這一證書,自2020年考試制度改革之后,報名門檻降低,不再要求中級職稱,一度引發報考人數井噴。2020年至2023年間,由于通過率未明顯下調,市場迅速釋放出大量證書,監理證逐漸趨于飽和。證書泛濫后,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性價比”持續走低,既掛靠價格下降,也難以轉換為高質量就業機會。久而久之,考證的吸引力自然被稀釋。
?
而從報名資格審核角度來看,形勢也越來越嚴苛。不僅報名時審核環節更加細致,很多省份還增加了考后資格復審。這種“雙重審查”制度令許多“邊緣人群”望而卻步。有些人哪怕考試通過,最終也因審核不過關而拿不到證書。再加上今年考試難度的實際提升,不少人坦言“以前劃水裸考都能過,現在沒點真功夫根本不行”。這種由“寬進寬出”向“嚴進嚴管”的轉變,無疑提高了證書的含金量,但也勸退了一大批抱著“碰運氣”心態的人。
?
不過,這一現象并非壞事。事實上,監理工程師作為一個專業度較高的職業資格,本就不該成為“掛證神器”。過去幾年大量“外行人”擠進來考證、掛靠,稀釋了行業標準,也擾亂了市場秩序。如今通過嚴格審核、提升難度、控制通過率等手段,讓這個考試逐漸回歸本位——它是為真正從事監理工作的專業人士設立的門檻,而不是一個人人可入的投機跳板。
?
2025年這輪考試“退燒”,意味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對行業來說,是調整,是清洗,也是一次職業門檻重塑的機會。對考生來說,是回歸理性、評估自身職業發展需求的重要信號。如果不是打算真正在監理崗位上長期發展,那就不必為了那張證書耗費時間精力;但如果你是想腳踏實地走技術路線、管理路線,那這張證書的門檻正在變得更加清晰和有價值。
?
總的來看,監理工程師考試告別“全民湊熱鬧”的階段,進入“理性、專業、長期”的新周期,是行業的必然選擇,也是職業發展的健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