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把一建證掛出去了,一年啥也不用干就躺賺五萬,不簽合同、不交社保,還輕松自由,真是太劃算了!”這類話在建筑行業里常被當作“過來人”的經驗之談,被不少持證人視為“快速變現”的捷徑。然而,夢想很豐滿,現實卻極為殘酷。
就在上周,住建部公布了新一批“掛證”黑名單,其中赫然出現了老李的名字。他的一級建造師證書被吊銷,三年內不得再次報考,更嚴重的是,單位對他也失去了信任,原本穩定的工作也因此受到牽連。
那么,這種“掛證不交社保”的操作到底有多危險?325建筑網小編將從政策、法律、個人影響和行業趨勢四個維度,揭示“裸掛”的真相和代價。
所謂“掛證”,是指持證建造師將注冊證書掛靠到非實際工作單位,用于幫助企業通過資質審核或參與投標。而“裸掛”則是在掛證的基礎上,不簽勞動合同、不繳社保——即單位和個人只是“掛名”合作,未建立任何合法的勞動關系。
這種操作方式,看似省事、不被束縛,甚至還能“多掛幾家”,坐收“掛證費”,但其實這已經嚴重踩踏了法律和政策的紅線。
尤其近年來,國家對建造師執業的監管愈發嚴格,“證書掛靠”已經不再是灰色地帶,而是被明確定義為違法違規行為。
1、觸犯《社會保險法》,企業和個人都要擔責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職工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也就是說,只要建造師證書注冊在企業名下,企業就應履行繳納社保的義務。裸掛不繳社保,企業將被責令補繳,并處以1至3倍的罰款。
一些掛證人以為“沒簽合同就沒事”,其實法律更看重實際關系。只要查出證書注冊和社保繳納不一致,哪怕你本人不承認,系統也會自動識別違規行為。
2、掛靠協議無效,權益無法保障
不少人為了“安全”,與企業簽署所謂的“掛靠協議”,但這種協議由于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在實際中屬于無效合同。一旦企業拖欠掛證費或出事甩鍋,掛證人將完全沒有法律保護——你甚至連追回費用的權利都沒有。
1、斷繳社保,六大社會保障體系被切斷
社保不僅是法定義務,更是每個人的重要保障體系。一旦因為裸掛導致社保斷繳,持證人將面臨以下嚴重后果:
1)養老保險斷繳:累計繳費年限不夠,直接影響退休金計算;
2)醫療保險斷繳:失去醫保資格,大病住院自費金額動輒上萬元;
3)工傷保險缺失:萬一因掛證項目出事,被追責但無賠付;
4)失業、產假、生育等福利全無;
5)購房、落戶、子女入學等社保綁定政策受阻。
江蘇某地就有真實案例:一名建造師在“裸掛”期間突發重病,因未繳醫保,最終自費支付23萬元醫療費用,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2、職業發展遭封鎖:黑名單一旦上,前路難行
目前,多省在職稱評審、注冊證書升級、人才評優等事項中,均要求提供連續社保繳納證明。一旦發現社保斷層或記錄異常,立即取消評審資格。
2024年浙江省職稱評審通報顯示,137名建造師因社保與注冊單位不一致被駁回申請。同時,住建部也明確:一旦查實“掛證”,將吊銷證書,并禁止其在五年內參加所有注冊類考試。這對許多靠“多證傍身”謀發展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職業生涯的“休克打擊”。
1、全國社保聯網,“假掛”現形無所遁形
以往,掛證者還能在不同地區之間“打擦邊球”,但隨著全國社保數據實現聯網,只要建造師注冊單位與其社保繳納單位不一致,系統將自動預警,地方住建局可直接立案查處。
住建部數據顯示,2024年通過聯網比對查實的“裸掛”案例同比增長420%。未來,“證在這兒,人在哪兒”將成為基本執業要求。
2、專項整治升級,“雙罰”機制全面實施
各地紛紛啟動專項整治,如“百日清掛”“專項治理行動”等。查實“裸掛”者不僅被吊銷注冊證書,還會被列入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平臺“黑名單”,限制從業、限制考試、限制評優。
北京、江蘇、浙江等地已明確:對查實掛證行為的單位,除吊銷資質、罰款外,還將限制三年內參與政府投資項目投標。某央企更是直接出臺內部規定:凡名下有掛證記錄者,終身不予錄用。
部分企業為了資質申報或投標需要,臨時“找證”,以為省下社保就是盈利,結果卻因此攤上大事。近年來,已有數十家建筑公司因此被撤回資質、限制投標。
例如,山東某建筑公司因三名建造師被查“裸掛”,被住建廳撤銷一級資質,導致多個在建項目叫停,損失過億。除此之外,該公司還被納入誠信黑名單,三年內不得參與政府工程項目,元氣大傷。
如果你已經處于裸掛狀態,或者已被系統預警,建議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盡快終止掛靠協議,主動解除注冊關系;
2)敦促掛靠企業補繳社保,并保留溝通證據;
3)向主管部門主動說明情況,爭取從輕處理;
4)未來務必與實際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并繳納社保,確保執業合規;
5)遠離掛靠黑中介和“不良證書掛靠平臺”,這些不良平臺本身就存在法律風險。
一級建造師證書不是投機工具,而是一份需要責任、能力與誠信來維護的職業資格。裸掛看似輕松,實則將你引入法律與職業的雙重深淵。短期的五萬元“收益”,可能換來證書吊銷、社保中斷、職業封殺,甚至終生遺憾。
如果你是建造師,請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資格;如果你是企業,請不要以身試法,因小失大。合規,是每一位建筑從業者走得更遠的唯一通道。
下一篇: 建筑行業清退潮來襲:無證者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