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粉絲向我講述了他親身經歷的一建掛項目的故事,原本以為是“穩賺不賠”的兩年掛項目,最終卻變成了法律拉鋸戰、經濟大損失的“血淚教訓”。
?
這位朋友是一級建造師房建專業持證人,同時擁有B證,社保唯一。2020年5月,他進入杭州一家建筑公司,以“項目經理”身份掛靠在某項目上,約定年薪20萬元,兩年合同期,計劃順利結束后可以拿到40萬元。項目經理雖名義上負責項目管理,實際多數時間“喝茶為主”,俗稱“喝茶經理”。
?
但事實并非如想象中輕松,也沒有像預期那樣平穩結束。
?
前期,項目運行尚可,頭6個月每月發放1.5萬元薪資,后續10個月漲至近2萬元,累計收入將近30萬元。盡管沒有全職參與一線管理,他也保持了履職意識,定期巡查項目、記錄施工問題、配合監理整改——履行著一個建造師項目負責人的基本義務。
?
但從第17個月開始,工資突然停發,公司以“資金困難”為由搪塞。起初他還愿意繼續堅持,畢竟之前合作較為順暢,公司信譽尚可。但誰能想到,這一“忍耐”最終成為他難以追回薪資的轉折點。
?
項目后期完全停工,公司賬面資不抵債,老板跑路,資金鏈徹底斷裂。原來這家公司早受恒大暴雷等地產危機連帶影響,多個項目回款困難,墊資壓力巨大,業務崩潰也只是一瞬之間。
?
于是,這位朋友雖然在項目上勤勤懇懇干了兩年,卻只拿到了不到30萬工資,其余薪資完全打水漂,甚至不得不將公司起訴至法院。諷刺的是,他雖然官司勝訴,但公司已破產清算,一分錢也未能執行到賬。
?
這段經歷讓他深刻意識到:“看似高薪、輕松的項目掛靠,其實藏著極大的法律和經濟風險。”
?
他從中總結出以下四條血淚教訓,希望每一位從事建筑行業、準備掛項目或做“喝茶經理”的朋友都能引以為戒:
?
不管你和企業多熟、關系多好,一定要簽署正規的勞動合同,對工資金額、發放周期、崗位職責寫得清清楚楚。此外,日常工作中注意保存工資轉賬記錄、工作群聊天截圖、現場打卡信息、任務指令記錄等關鍵證據。這些在維權時至關重要,缺一不可。
?
別以為“喝茶經理”就可以置身事外。在項目終身責任制日益嚴格的今天,項目出了問題追責的第一人往往就是建造師。所以工作中簽字文件要拍照、施工隱患要有記錄、整改通知要轉發留痕,一切圍繞“我已盡到責任”做準備,才能在未來意外發生時最大程度保護自己。
?
當企業開始拖欠工資、項目資金鏈出現問題時,不要再幻想“后期會補發”或“老板人還不錯”這種奇跡。一旦察覺不對勁,應該第一時間咨詢法律意見、保全證據、協商離職。拖得越久,損失越大。很多人就是心太軟,錯過了止損的最佳時機。
?
在項目中,監理單位是第三方監督力量。和監理保持良好溝通,有問題時借助監理的書面文件、整改單等增強履職證明力,也可以推動施工單位及時整改。特別是在掛證不掛職的灰色地帶,監理往往是你“實質管控”的最好輔助。
?
現在的項目經理,早已不再是坐辦公室“掛個名”的輕松角色。在掛證監管日益嚴格、行業風險頻發的大環境下,“喝茶”可能喝出責任事故,“躺賺”可能躺到法院。拿證不是錯,掛項目也不是原罪,但必須清醒認識到其中的法律邊界和現實風險。
?
希望大家在追求收入的同時,也要守住風險底線、保全自我安全。別讓一紙合同、一句承諾,把你的職業生涯帶入萬劫不復的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