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一級建造師(簡稱“一建”)考試的難度不斷攀升,2023年機電專業更是出現了大量偏難怪的考題,讓不少考生措手不及。本以為這只是偶然的小年大年波動,然而2024年的考試難度再創新高,讓眾多考生感嘆:“曾經你愛搭不理的一建,如今卻成了高攀不起的存在?!?/span>
是什么讓一建考試變得如此艱難?答案很簡單,兩個字:競爭。
報考人數飆升,一建成了就業避風港
隨著經濟形勢的不穩定,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一建證書不僅能在職場上提升競爭力,還能在失業時提供一份“兜底”保障,至少能確保社保不斷繳,避免裸奔。因此,報考一建的人數逐年激增。
回顧最近十年的報考數據,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驚人的增長趨勢:
2015年,一建報考人數僅95萬。
2016年,國家首次提出“房住不炒”,一建報名人數激增15萬。
2018年,房地產調控深化,報名人數突破120萬。
2020年,三道紅線政策出臺,房企債務受限,一建報名人數順勢突破150萬。
2021年,恒大暴雷引發連鎖反應,但報名人數依然比上一年增長30萬。
2023年,報名人數更是飆升至220萬。
2024年,報名人數預計超過225萬。
在經濟形勢越發嚴峻的當下,一建已經不再是建筑行業從業者的“專利”,而是跨界人士的香餑餑。律師、教師、會計,甚至模特和網紅都紛紛加入“考證大軍”。
項目減少,考試難度提升,行業競爭加劇
隨著行業周期的變化,建筑行業的項目總量也在逐步減少。過去,考取一建意味著職業晉升,拿到證書后可以快速成為項目總工、項目經理。然而,現在考一建的人越來越多,市場上的項目卻越來越少,競爭壓力自然與日俱增。
為了控制市場上合格建造師的供需平衡,考試難度自然水漲船高。題目設計更加靈活,知識點考察更加全面,甚至出現大量超綱和復雜應用類題目,進一步篩選真正具備實戰能力的考生。
盛世考一建,亂世更要考一建
在經濟繁榮的年代,考取一建往往是為了升職加薪、管理更大的項目,實現個人職業發展的躍遷。然而,當行業進入衰退周期,考取一建更多的是為了謀生,是為了家庭的生計、孩子的學費、車房貸款,甚至是避免被優化后只能去做快遞、外賣、網約車等工作。
如今,考證已經成為普通人提升競爭力、尋找安全感的性價比最高的投資。相比創業、投資等高風險選項,考下一本專業證書,至少能讓自己在行業萎縮時有一席之地。
結語:證書價值仍在,理性選擇才是關鍵
面對一建考試的“水漲船高”,許多人在糾結是否值得繼續投入時間和精力。事實上,一建的含金量依然存在,但不再是“輕松入手,穩妥升職”的捷徑,而是需要更強的專業能力、學習能力和實戰經驗才能獲得的高價值資產。
在行業內,一建證書依然是項目管理崗位的“敲門磚”,對于想要長期從事建筑行業的人而言,仍然是值得考取的證書。但對于只是想用證書來“搞米”的人,未來市場的波動可能會讓證書變得不再“香餑餑”。
因此,理性看待一建考試,結合自身職業規劃,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在這個大浪淘沙的時代,唯有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上一篇: 資質掛靠與勞動關系認定:法律視角下的分析
下一篇: 掛這3本證書=高風險操作!職業發展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