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住建部發文啟動了新一輪的資質動態核查,這一舉措如同一記重錘,直接擊中了建筑市場的核心問題。此次動態核查不僅針對發生工程質量安全事故、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轉包或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的企業,還重點核查了通過告知承諾方式申請資質、聘用違規職業資格人員等問題企業。對于許多建筑企業來說,這次動態核查無異于一場生存大考。
?
河北與山東已率先行動
河北省迅速響應,通過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嵌入《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和相關政策要求,每日自動比對企業注冊建造師的專業和數量是否符合標準。如此“硬核”的核查手段,被業內人士戲稱為不給企業“留活路”。
?
與此同時,山東省濟寧市也下發了最新動態核查通知,將轄區內所有施工企業納入核查范圍。這種全面覆蓋的核查方式,比以往的抽查更加嚴格,無疑加大了企業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山東省已開展過類似的核查,當時市場證書價格一度上漲,但由于整改時間僅為三個月,價格波動并未持續。
?
動態核查背后的深意
動態核查不僅是監管部門對企業發出的警告,更是對行業規范化發展的促進。然而,核查的模式和執行手段也引發了一些爭議。通過四庫一平臺,主管部門完全可以自主核查企業資質與人員配備狀況,是否有必要發動大規模行動?一些人認為,這種方式更像是提前放出風聲,讓企業“自覺”整改。
?
實際上,動態核查與掛證專項整治兩項工作交叉進行,導致市場上符合資質要求的證書數量越來越少。企業為了應對核查,不得不花費更高的成本尋求符合標準的建造師和職稱證書。這無形中給了中介機構抬高價格的機會。
?
中介市場是否迎來新一波熱潮?
春節前后,證書價格是否會因動態核查再次上漲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短期需求增多的情況下,二級建造師的價格或將迎來小幅上漲。然而,這種價格波動的持續性令人存疑。通常動態核查只查三個月的社保記錄,因此企業多傾向于尋找短期證書,避免長期負擔。
?
不過,這一過程中,中介市場的活躍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亂象。一方面,證書價格上漲給企業帶來更大成本壓力;另一方面,市場對符合要求的證書需求激增,也暴露出建筑市場人才供需失衡的現實問題。
?
資質注銷潮或成趨勢
更為重要的是,本次動態核查可能迫使部分中小型企業選擇“斷臂求生”。對于這些企業而言,資質證書已然成為一種“雞肋”,繼續維持成本過高,注銷或轉手則能及時止損。不少業內人士已觀察到,近期各地企業注銷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現象明顯增多,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動態核查的“震懾力”。
?
行業未來走向何方?
當前,建筑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整頓與規范化浪潮。資質動態核查與掛證整治的雙重壓力,加速了市場的優勝劣汰。盡管短期內行業或將經歷陣痛,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規范化管理無疑有助于建筑市場秩序的重塑。
?
未來的關鍵在于,動態核查是否能夠實現真正的公平與嚴格執法。對于違規企業、中介機構乃至個人,唯有通過嚴格的監管與懲處,才能遏制掛證現象和資質濫用問題,讓建筑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
這一場資質注銷潮是否會持續擴大,仍需時間來驗證。然而,企業與從業者的反應無疑已經說明,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洗牌。這場動態核查的風暴能否最終達到預期效果,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篇: 掛證整治行動:風起云涌后的平靜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