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站友的家人是浙江省庫的評標專家,也是機電和建筑雙專業的高級工程師,二建一次過,監理兩次過,可就是這么多年來沒過一建。
仔細分析了一下,一建這種考試就得一兩年內考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時間久了人就疲倦了,沒動力了。然后呢,他家人中途還換了專業,從機電換到建筑,2022年其實他機電實務就差一分,為此還去申訴了,無果。后來他聽人說,建筑比機電簡單,就換到了建筑專業,相當于要從頭再來。如果他中途不換專業,沒準過了,像2023年機電算放水了。真是有點吃力不討好。
我父親比我年長20多歲,一起聊天的時候經常就會聊到因為沒有一建,讓他錯失了很多機會,失去了年薪百萬的工作,按10年來算,足足也有千萬了。房地產的高速增長是從1998年到2017年這20年,我父親正好趕上了。從甲方跳槽到了乙方。剛開始是某知名公司的項目經理后來跳槽到新三板公司成為了工程總監。但其實,在早些年擔任項目總的時候機遇更多,因為項目體量大。但是因為他沒有一建,沒法擔任大型項目的項目經理,只能承接3000萬以下的項目。為此,失去了很多機會。
跟他細聊知道,一個大型的項目經理,比如1個億以上的這種。年薪百萬的有兩種人。第一是,項目經理和總公司簽訂的是承包制合同,意思是總公司下放權力給到項目部,項目部需要實現多少基礎利潤,然后可以拿分成,利潤越多,分成越多。還有就是總公司老板對項目經理比較信任,比如把供應商的選用權給到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權利比較大,后面就不需要多解釋了。
起初我不相信,項目經理年薪能有這么高嗎?有一次跟老東家的同事聊天,這位同事是金螳螂過來的,說金螳螂的項目經理和總公司簽的就是承包制,年薪百萬的項目經理不在少數,不過有太貪心的,進去踩縫紉機了。雖然,金螳螂因為某之前頭部房地產清算的原因,壞賬太多,有點被拖垮了。
時代造就了一批人。萬物皆周期,每個行業都有輝煌的時候。建工行業何曾不是呢?還有就是命運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機遇不是一直都會有,就是機遇來之前,你有準備,機遇來了之后你把握住了,這樣離所謂的成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