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手機上有多少個表情?現在,互聯網上的表情從 Emoji的符號延伸到了圖片和自制的表情,并在工作場所進行交際。根據前程無憂對上千工作人員進行的 Emoji社會交流應用調查,結果發現,在接受調查的上班族中,“捂臉”是最常見的,其次是“ok”、“強”,而在不喜歡的情況下,近六成的上班族都會選擇“微笑”。
在交流“剛需”中,人們最常使用的是“捂臉”,而“微笑”則是最讓人厭惡的研究發現,在工作場所,口頭交流是一種“剛需”。百分之九十的工作人員習慣于用 Emoji來進行社會交流,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都會用到 Emoji,而從來沒有用 Emoji這樣的表情來進行工作。女性較男性更容易接受和使用 Emoji等表情形式。
為了進行社會交流,工作人員在使用 Emoji這樣的表達方式時,也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調查發現,在外國/合資公司工作的上班族使用 Emoji等表達方式的頻率最高,67.6%是頻繁(頻繁/持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國企工作的工作人員對 Emoji等表達方式持“保守”的態度,頻率(頻繁/一貫)使用頻率高于10個百分點,而低頻(偶然)用戶則接近40%。在工業領域,在政府部門和公共部門接受調查的工作人員中,幾乎沒有使用 Emoji這類表情的人在各個行業中也是最多的。
從“表情”的產生到現在,經歷了40年的演變,在工作場所中的交際表達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調查發現,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人員最常用的是“Emoji”,第二名是“面部文字”,第二名是“動物圖片”和“動物圖片”,分別占據31.2%和26.1%。
在日常交際中,有將近一半的上班族使用“捂臉”,“ok”、“強”次之,占32.8%,30.6%。而在不滿意的表情中,有六成的受訪者選擇了“微笑”,并且排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有趣的是,“微笑”一詞只代表一種笑容,七十五后、七十五后的職場人士很少會不喜歡這個詞,但隨著社會交流的改變,“微笑”的含義也發生了改變,比如霸道、嘲諷、憤怒、憤怒等等,大部分年輕人都會將其歸類為“呵呵”。在接受調查的工作人員中,“尷尬”、“擦汗”是他們最不喜歡的表情的第二或第三位。
Emoji等的表達方式是工作場所情感的傳達與感受
在被問到諸如 Emoji這樣的面部表情在工作場所社會交流中的作用時,有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表示, Emoj這樣的表情在工作場合最重要的交際功能就是“讓語言更生動、更形象”;四成受訪人士表示,像 EmoJi這樣的表達方式有助于緩和交流中的尷尬。“不需要打字,不需要打字,可以縮短我們之間的距離,不能直接說的話,可以用表情來表達。”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將數字化的交流應用到企業的管理中,如何抓住員工在數字交談中表現出的情感,已經成為當前用人單位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最新的一項關于未來公司的調查,在2022年,雇員的健康問題,尤其是他們的精神狀況,也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海企業54%、北京企業37%、物流配送企業42%、生產制造企業37%、傳媒廣告企業35%把關愛員工作為人力資源的首要任務。
Emoji是一種方便的非言語交流工具,它應用于工作場所,讓企業經理與雇員之間的網上交流變得更為簡便和高效。Emoji這樣的面部表情也能幫助企業經理更直接地了解員工的情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工作動力,讓他們更加樂于工作,這對于數字時代和疫情的持續影響下的遠程工作來說,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
但與此同時,一些受訪職場人認為, Emoji等表達方式有“對相同的表情/表情含義的理解不一樣”、“被認為溝通敷衍、不正式”等問題,近三成受訪職場人認為在與陌生的職場對象溝通時,選擇合適的 Emoji等表達方式會導致更多的能量消耗。
上一篇: 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空調)備考經驗!
下一篇: 什么,還有雙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