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見一群人…從…眾…?拉著拉桿箱,匯聚在某小學門口的壯大場面時,不要驚慌,因為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勘查設計工程師考試。看過很多吐槽的小編曾經發現了一名考友賦予了這場考試為全宇宙最難考試的稱號,雖然夸張,但也表明了這場考試的艱苦卓絕。對于每一個結構工程師來說,通過結構工程師的考試在職業生涯中無疑是一天捷徑,而最近證書的市場價格也是一路飆升。
說到此處全是淚,不由得插播一段廣告。介紹一下小編本人:建造師;一、二級結構工程師;注冊巖土工程師。本人是2015年開始準備結構工程師的考試,但是當年住建部并未組織考試,所以2016年參加二級結構工程師考試通過,2017年一級結構,2018年注冊巖土。還沒來得及參加考試的人可能認為這已經不錯了,但是對于我來說,那段日子真是痛苦不堪。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一夜復習兩茫茫,做一道錯十行。”
對于大學時從不學習的我,經過考試的歷練以后,突然覺得一個月看一本2000多頁的書就像喝了三鹿奶粉一樣so easy!
廢話少說,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勘察設計工程師中關注度比較高的結構工程師考試。
一、考試時間
以往的結構工程師考試都集中在每年9月的第一個周末,但是隨著2018年工程師考試的改革,考試時間向建造師、造價師的考試時間集中,2018年的考試時間為10月的最后一個周末,而2019年的考試時間根據《2019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工作計劃》,見圖:
結構工程師(一、二級)專業考試分為上、下午兩場,每場考試四個小時(240分鐘),40道選擇題,也就是6分鐘內要把一道題從閱讀完到找到對應的規范條文再到把答題過程寫出來最終涂卡順暢的完成。考試的合格標準為80×0.6=48分,也就意味著上下午兩場考試一共作對48道題就可以了。
二、考試內容
經小編整理,綜合考試題目的先后順序和重要程度將結構工程師考試必備的34本規范列于下表(具體規范詳見各年考試大綱):
對于二級結構工程師,本著有備無患的目的,在小編看來:14-18、20-27、29項可以不再準備。
值得強調的是,對于初次準備的考生,不建議買規范的合訂本。最近幾年來看,考試越來越偏于概念化,僅僅掌握生硬的條文是不夠的,單行本后面的條文說明也是考試的重中之重,詳細的考點以后會集中整理,此處不再列舉!
結合各年的考題及考試大綱,小編將整理的題型及大概分值列于下表,僅供參考:
好了,鑒于時間和精力有限,今天就講到這里,下期小編將繼續給大家分享考試必備的裝備和詳細的復習計劃,覺得不錯的考友請轉發給你身邊未來的注冊結構工程師,小編也將視關注度考慮給大家一些視頻、公眾號答疑等福利喲~
上一篇: 監理也分一級監理和二級監理了嗎?
下一篇: 結構工程師考試經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