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在掛靠網私信,很抱歉精力有限沒有一一回復,挑一個聊得最多的話題在這里統一回復一下??赡芤驗榭荚嚺R近吧,問考試相關的人比較多,從問的問題來看,萌新偏多,325建筑網小編在這里抱著和大家交流的心態,簡單聊聊。
又是周末,蜷著腿,喝著茶,看著街上行人,我按部就班地復習,這種感覺,還是那句話:真爽。總的來說,問題概括為三類:
一類是找資料
每篇文章都注明了,后臺為全匹配,必須一字不差的回復才能找到對應的資料哦。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回復,大概率是找不到想要的資料。如果需要某類資料或許可以試試歷史文章搜索,如果有相應的歷史文章,那里面就一定能找到對應的關鍵詞。
二類是問資格
這類問題怎么說呢,每個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樣,有些地方嚴格有些地方寬松。有些地方查社保;有些地方雷聲大雨點?。挥行┑胤缴踔敛徊?。有些地方施工單位能考,有些地方要求必須具有勘察設計資質。
據我了解,比如江蘇審核就很嚴、比如四川去年的通過名單里面就有施工單位的人,或許你所在地方施工單位也可以呢,去查查往年的通過名單是不是比聽別人說更靠譜呢。如果你什么地區自己什么情況都不說就問我能不能考,我真想反問你是不是耍流氓?
針對這種問題,建議問問本地方的老考生們,他們最懂。另外,各個培訓機構也在行,可以咨詢一下他們。不過盡聽不如不聽,有些娘們兒看起來溫柔漂亮樂于助人,她們能有什么壞心思呢,只是想讓你為知識付費(通俗一點:報班)。
在對大概情況有所了解后,建議直接打電話給當地人事考試廳,確認自己是否有考試資格,以免考過審核不過的尷尬。畢竟能不能考,考了能不能拿證,還是這幫人說了算。
三類是問考試相關
①真題的重要性
昨天在分享資料的時候提到了真題的重要性,其實不管是考基礎還是考專業,真題真的非常重要。以基礎為例吧,考試中出現歷年真題的頻率真的挺大,甚至答案數字都沒改。你別說,我那年考試就遇到了,而且坦誠地告訴你原題還不少。
以前分享過一篇基礎考試經驗提到了真題的重要性,少數人提出了質疑。我只能說:經歷過的人自然知道,可笑的是有人真的碰見歷年真題的時候竟然渾然不知,考完還不忘吐槽一下“史上最難”。
有些萌新剛接觸可能感悟不深,踩過坑才能長記性。但我希望不要有“那么痛的領悟”,去踩這樣的坑,我還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專業考試遇到原題的概率相比基礎小一些,但專業知識考試也是可以遇見的,案例考試呢越來越接近工程實際,但考的原理會重復;考的方法會重復;考的重點會重復。
②不要抱著今年不過明年再來的態度去復習
考試就像打仗一樣,講究一氣呵成,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這一點我有所體會:以前上大學的時候考四六級,當時信心滿滿,認為自己可以一次性過,對四級并沒有太放在心上。很明顯第一次沒考過,當了分母;第二次心態就發生了變化,有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壓力大了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又做了一次炮灰;第三次就更有意思了,直接有點膽怯了,害怕失敗了,好在準備還算充分,終于考過了。接下來考六級可就上心多了,結果不出意外一次就過了。
所以呀,考試一定要一氣呵成,不要想著今年不過明年還能考,明年不過后年還能考。我身邊有人考基礎考了五年,原本去年就到了專業年限,今年還在吭哧吭哧復習基礎,倒不是說他不努力,或許是心態已經發生變化了吧。先不談耽誤的時間、精力、費用,老是考不過會產生挫敗感和畏懼感,或者就是向注考低頭,承認自己是廢物。
③自信
很多萌新對這門考試有畏懼心理?;A考試考24門,數理化,材料、結構、流體、理論力學土力學等,信息、電子、電工等等,專業考試拉行李箱,行李箱幾十本規范、書籍等等。
培訓機構的噱頭就是:什么今年報名創新高;什么通過率創新低;什么越來越難。不可否認,有這樣的趨勢,但大可不必大放厥詞。也不看看每年的炮灰有多少,有些人還沒考試就注定是分母。參加考試的人,一部分是沒有好好復習的;一部分是被考試折磨得失去信心的(也就是考了多年的老考生);一部分是佛系人生(單純的向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一部分是各種各樣原因缺考的......
說這些只是給萌新們樹立信心,并不存在什么裝X心理,我有那個心思不如多看會書做會題。
上一篇: 重慶:鑒定報告須由注冊結構+注冊巖土+檢測機構和設計院的檢測
下一篇: 工程有風險,掛靠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