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造價員后,都有一個疑問,怎樣才能更進一步呢?下面是建筑師掛靠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造價員的“十大癥狀”,也許對有這樣疑問的小伙伴會有所幫助哦,有興趣的小伙伴看看吧!
1、過火看重軟件算量
有的造價人員剛學會軟件算量就想三個月打敗師傅。財政的電算化要早于造價,可沒聽哪個財政人員說過學會電算化,走遍全國都不怕,他們把電算化軟件只不過當作當年的算盤和核算器,這點體現得比造價人員理智。
2、邀功買好
造價人員頭上永遠不會有鮮亮的光環,肩上永遠會負著千斤的職責,有這種主意的人一定會在短時刻內灰溜溜的出局;有些人為顯示他們胸有成竹張口就敢在老板面前承諾結算金額,這種行為等于為出路自作自受。
3、只把作業當飯碗
一份作業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個飯碗,可對造價人員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提高時機。要想把造價作業做好,千萬不能只把作業當作飯碗。
4、怕承擔職責
這個問題最杰出的體現形式就是結算,總有一種把結算作業一推再推的心理。造價人員躲閉職責的最好辦法是勇挑重擔,在實際作業中,真的算出了問題,并不是壞事,這會給自己留下銘肌鏤骨的回憶,有時候犧牲利益獲取無形資產是一種最大的收成,這句話對財政人員解說最能取得贊同。
5、學不到真東西
說這話的人沒解說造價學里什么是真東西,什么是假東西,我了解是值錢與不值錢的東西,也解說一下:金字塔上沒有一塊不值錢的石頭,不論在底層仍是在頂層。
6、師傅欠好好教
關鍵這個“教”字怎么了解,老板的訓話是不是教,司理開會是不是教,主管安排作業是不是教,在答疑解惑里每個問題我都是細心答復了,為什么發問人仍是不會,是因為我沒有引深答復,許多問題由10多個小問題組成,里邊有幾十個概念要澄清,沒有幾千字也說不清楚,用幾十個字答復了一個大問題,發問者當然聽不懂,最常見的問題:“清單計價與定額計價有什么不同?”這個問題要說清楚首先把兩個計價系統先描繪一遍,里邊多少個不同概念,有些甚至名稱相同,但呈現在兩個計價系統中,意義卻不相同,作為一個學徒,怎么去發問是一個學問。
7、沒有經歷干欠好造價
“干欠好”和“欠好好干”是兩個本質的概念,許多人是在混淆這兩個概念,以此來為干欠好造價找借口,我覺得自己水平已經能把過眼的煙云算成什物量了,但不信賴有經歷的人能把什物量以一當十,沒經歷的人從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算起,清單、定額核算規矩說明已經寫得十分清楚了,上了幾年學核算圖紙什物量還需要什么經歷?有人說師傅讓我算,我不會怎么辦,一個人假如不忙,不會把自己所擔任的算量作業交給其他人,學徒不會土方,不會鋼筋算量,能夠找會算的量先算,如混凝土、模板,通過算量才能建立起牢固的信賴關系,學徒算的是師傅交給的圖紙,掌握的卻是師傅的出路和命運。許多有經歷的人不喜歡親自算量了,但我從來不帶學徒,我再忙也不會把自己的出路、命運和諾言交到他人手中。
8、總是感覺沒有進步
造價人員的成績永遠不會反射出光環,他人看不到,自己對著鏡子也看不到,但看不到不等于感覺不到,當自己連續10年或更長時刻內,把簡略作業都干得十分圓滿時,你會突然發現,過眼的煙云本來這么簡單就能被抓住。 不要急于下結論說:“他人會這會那,我出來幾年怎么沒有進步。”我到現在也不會用軟件算量,也沒覺得算量比他人誤差大。
9、不漲薪酬就跳槽
這一點網上流傳一個公式,大家能夠看一下。一個人的無形資產我核算的公式是(在一個公司連續年頭)%,如在一個公司連續干上10年,每年無形資產的遞增速度是10%,這可是以復利核算。假如一年換一個公司,每年只能遞增1%。最終的價值:仍是以10年為例,假如初始價是2500元,10年后的勞動力無形資產價值=2500×2.594,假如這10年間,每年薪酬漲10%,本身的價值=2500×2.594×2.594。不要問無形資產價值能干什么,只能說,10年后所積累的無形資產價值一定會發明呈現在幻想不出來的財富。
10、急于求成
也許因為投標時刻緊迫,幾十張圖紙沒時刻細心審核,于是對著清單描繪就開始組價,于是到了結算時就呈現了這種問題,于是就開始著急,能體會出,那一定是真急,急得到處撈救命稻草,歸根到底問題出在一個“急”字。
上一篇: 監理員薪資待遇多少錢一月?
下一篇: 建筑大學應屆生面試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