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近日發布了第二批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動態核查的通知,共涉及51家企業。這一輪核查依然將“掛證”問題作為核心檢查方向,同時重點關注資質跨省分立、通過告知承諾取得資質但未實際履行要求的企業,以及長期未開展建筑活動的建設工程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湖北省在短短兩個月內開展的第二輪資質動態核查。此前的第一批核查中,共有32家企業被抽查,其中3家因未能在整改期限內完成整改,最終被撤銷了多項資質。湖北的做法也映射出當前全國范圍內資質監管的趨勢:各地住建部門紛紛加大檢查力度,有些地區甚至開始推行“全員核查”,力度空前。
本次湖北的資質動態核查精準度更高,主要依托“四庫一平臺”來鎖定問題企業。通過這一平臺,可以清晰地看到企業資質數量、注冊建造師人數及專業構成,企業是否符合標準一目了然。對于人員不足、存在掛證嫌疑的企業,檢查將更為嚴格,倒逼企業真實反映自身實力。
今年資質核查范圍擴大,與國家審計署點名住建部在資質動態核查中存在問題密不可分??梢灶A見,住建部以及各地住建部門今年都將加大對建筑行業資質管理的監管力度,以免再次因監管不力被“點名批評”。
然而,資質動態核查不僅讓企業感受到壓力,也讓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化。證書中介可能會成為短期“受益方”,趁著核查風口抬高短期證書價格。雖然價格上漲空間和持續時間不會太久,但在短期內,短期證書需求或將激增。畢竟動態核查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月社保記錄,企業往往急需在短期內補足人員。
此次政策動向也讓業內不少企業重新審視資質的價值。對一些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來說,如果資質無法滿足核查標準,繼續維持資質反而成為沉重負擔,不排除部分企業選擇“斷臂求生”,通過注銷或轉讓資質減少損失。隨著政策收緊和監管趨嚴,“資質證書雞肋化”趨勢進一步顯現,一些企業開始理性看待資質的重要性。
湖北省此次核查不僅是一次地方行動,更是全國建筑行業資質監管趨嚴的縮影。未來一段時間,建筑企業需要積極應對這一政策環境,加快完善內部管理,規范人員配備,減少依賴掛證行為,才能在行業洗牌中站穩腳跟。同時,資質中介市場短期波動難以避免,企業在合規經營的基礎上,也需要合理評估資質維護成本和經營戰略,做出更為理性的選擇。
?
上一篇: 二建水利爆火,一建會否延續熱度?
下一篇: 建筑企業升級必經路:資質與核心競爭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