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筑行業,一本一級建造師證書代表的不僅是專業能力,更是項目管理與合規的重要憑證。許多建造師考證后,選擇將證書掛靠到項目上,用于補貼家用、增加收入,尤其是一些女性建造師,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平衡壓力,期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經濟穩定。然而,掛證本應是合作互惠,卻在現實中屢屢變成職場“陷阱”。
?
最近網上一位女一級建造師的遭遇引發熱議。她將證書掛靠到一個施工項目上,日常需要配合項目部上下班打卡,按月領固定餐補。本以為是一次正常合作,卻沒想到餐補成了“雷點”。當她向項目方索要餐補時,對方不但拒絕,甚至開始辱罵、挑釁。雙方爭執過程中,對方居然惱羞成怒動手打人,導致她胳膊多處淤青。
?
氣憤之余,她致電公司負責人尋求說法,結果對方卻只是敷衍了事,說“工地人說話直,不是故意罵人”“都是粗人,別計較”,甚至試圖“和稀泥”勸她息事寧人。直到她表態:若不給說法,將停止打卡,質安站來檢查時一切后果自負,這時公司負責人才慌了,表示會“教育教育那人”,餐補也一定會補發。
?
這一事件反映出當前建筑行業掛靠制度中的諸多漏洞與職場亂象。首先,掛證打卡本質上是企業“合規應對”檢查的需要,掛證人雖未直接參與項目管理,但在制度上承擔著項目經理的責任。一旦發生安全問題、違規施工、人員傷亡,掛證人同樣需要承擔法律與行政責任。
?
工地現場環境復雜,人員混雜、溝通粗暴,女性掛證人員如果沒有實際管理權,又頻繁出現在項目現場,極易成為“背鍋人”。更有甚者,在項目實際被多家公司分包、轉包的情況下,掛證人對項目缺乏基本控制權,一旦發生糾紛、管理混亂,往往成了最容易受傷的一方。
?
那么,在遭遇類似情況時,掛證人員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以下是幾點建議:
1)保留證據:對辱罵、毆打等行為第一時間錄音錄像,保留身體受傷照片,并及時就醫開具驗傷報告,為后續維權提供證據支撐。
2)向公司施壓:如遇不公待遇或遭受攻擊,及時向施工單位負責人反映,若對方回避責任,可提出終止合作、要求換崗或暫停打卡,迫使對方重視問題。
3)主動報警維權:暴力行為已超出勞動糾紛范疇,屬于刑事范疇。報警處理不僅有震懾作用,還可能通過司法渠道要求對方賠償,甚至比掛證本身獲得更多補償。
4)利用檢查時機反制:如對方態度惡劣、拒不道歉,可在質安站檢查、項目會議上公開表態,說明自身無實際管理權,要求更換項目經理,直接打擊對方項目合規性。
5)選擇掛靠單位更要謹慎:掛證雖是常態操作,但務必選擇正規公司、有履約信譽的項目部合作,簽訂正式合同,明確報酬、職責、權益,降低后期風險。
?
證書掛靠是為了賺錢,但絕不是被欺負、被剝削的理由。尤其對于女建造師而言,考證本就不易,更要擦亮眼睛,選擇安全、合規、尊重人才的合作方。如果遭遇不公,不要忍氣吞聲,合理合法維權是最有力的回擊。畢竟,維護尊嚴遠比那點餐補來得更重要。你在掛證過程中還遇到過哪些奇葩事?歡迎留言分享。
上一篇: 一建市政掛靠火了!年入30萬+不是夢!
下一篇: 監理工程師考試兩極分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