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建筑行業整體呈現低迷態勢,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面臨嚴峻的經營壓力。大多數企業無業務或項目,維持資質的動力明顯減弱,很多企業仍在勉強支撐,只是期待市場能出現轉機。然而,投標報價普遍低于成本,惡性競爭頻發,行業利潤被嚴重壓縮。
在這種環境下,證書掛靠市場的變化尤為突出。過去,建筑企業為了通過資質審核,普遍采用掛靠一級建造師證書,保證社保唯一,從而確保證書合規有效。然而,企業資金壓力巨大,越來越多企業選擇使用非唯一社保證書辦理資質延期。盡管風險存在,這種方式因成本低廉而廣泛被采用。
以張師傅為例,他是某地的注冊一級建造師。此前,他的證書掛靠價格穩定在每年3萬元左右,必須確保社保唯一,以保證企業資質不被質疑。但市場需求下降,許多企業無法承擔這筆費用,轉而選擇非唯一社保的掛靠,價格降至1萬元多。企業寧愿承擔一定風險,也要降低成本以維持資質。張師傅朋友圈的同行也普遍反映,唯一社保證書的用證需求明顯減少,非唯一社保證書卻日益增多,市場呈現降溫趨勢。
此外,“價格錨定”現象對持證人的心理產生影響。李師傅去年掛靠證書價格達4萬元,如今市場報價僅2萬多元,他難以接受降價,覺得虧了。實際上,價格波動是市場供需變化的反映,固守過去高價只會讓人錯失新的機遇。
社保全國聯網及稅務監管日趨嚴格,掛靠風險不斷增加。部分地區已明令不接受非唯一社保證書,阻斷了在多家企業重復繳納社保的行為。即便用于資質延期,也需配套一個月以上的社保繳納,掛靠成本隨之提升。
政策層面,監管力度在加強,但不會一刀切強制清理所有違規掛靠。如此操作會導致大量中小企業失去資質,企業倒閉,員工失業,稅收銳減,對地方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監管更傾向于穩步規范,逐步推進。
面對局勢,持證人員開始調整規劃。一部分人學習新技能,轉向其他行業尋求穩定。另一些人探索自由職業與掛證結合的模式:在小型企業保持最低社保繳納,證書掛靠給需用證書單位,實現雙重收入。這種做法雖規避部分風險,但本質仍屬灰色操作,難以適應大型央企和國企嚴格政策。
行業專家認為,證書價值正出現縮水。過去靠掛證賺錢的時代逐漸過去,未來想靠證書賺取高額收益空間有限。證書是職業發展的基礎,但非萬能通行證,只有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競爭中立足。
總體而言,建筑行業證書掛靠市場正處于轉型關鍵期。大量企業選擇低價非唯一社保掛靠,監管加強,持證人多元規劃,行業向規范和理性發展邁進。從業者應順應趨勢,調整心態和策略,積極應對未來挑戰。
下一篇: 2025監理成績公布在即,查分攻略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