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網絡上不乏一些聲音稱:“一級建造師證書沒用了”、“考一建不劃算”、“證書含金量下降了”。確實,從行業大環境來看,建筑行業不像過去那樣高速發展,一些地區的工程項目萎縮,建筑企業對一建持證人員的需求似乎在減弱。
但要說一級建造師證書的含金量真的降低了?其實,恰恰相反,它的重要性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更加凸顯。下面,我們從幾個關鍵角度來還原事實真相。
一、國家基礎建設持續推進,一建不可或缺
雖然部分地區的建設投資放緩,但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戰略方向并未改變。城市軌道交通、水利工程、老舊小區改造、新型城鎮化等一系列工程持續推進,年年都有大規模資金投入。這些重大項目的實施,離不開具備相應執業資格的專業人才。
在工程建設管理體系中,一級建造師作為項目負責人的法定資質,是各類項目中不可替代的角色。沒有這個證書,企業根本無法承接大型項目,資質年檢都難以通過。換句話說,項目越大,對一建持證人的需求越旺盛。
二、資質要求明確,證書仍屬“硬指標”
從制度角度來看,建筑企業要維持或升級其資質等級,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一級建造師。以一級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為例,至少需要12名一級建造師,其中建筑工程專業不少于9人。
目前全國持證的一建人數約為35萬人,而建筑行業從業人員超過3600萬,人才缺口依舊巨大。例如成都就在城市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新增超過1萬名一級建造師,說明各地對一建的實際需求仍在快速增長。
三、收入待遇依舊可觀,晉升空間大
根據行業數據,2025年一級建造師的年薪普遍在12萬~30萬元之間,若擔任項目經理等核心崗位,年薪突破30萬也不稀奇。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持證人如果從事市政、機電等熱門專業,月薪可達2~3萬元,而且項目獎金和績效另計。
許多企業還為持證員工額外發放持證補貼,一年幾萬元不等,部分單位還將其視為晉升和參與核心項目管理的必要條件。一級建造師不僅是升任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的敲門磚,更是參與大型**工程(工程總承包)、申請高級職稱的必備資質。
四、考試難度提升,是門檻不是缺點
有人說一建沒用了,其實更多的是因為考不過。近年來報考人數持續增加,考試難度不減反增,不少人感到備考壓力大。但正是因為難考,才保證了持證人員的專業性與稀缺性,這反而是含金量的體現。
而且近年來國家逐步規范掛靠行為,不再允許“證書躺賺”,讓證書真正回歸**“能力證明”**的本質。用證單位更重視人才實際能力和履職合規性,也促使企業更加重視培養內部持證人員。這對真正有能力、有經驗的建造師而言,是利好。
五、一建依舊是建筑行業的核心通行證
盡管建筑行業當前面臨轉型調整,但一級建造師證書的價值并沒有縮水,而是在逐步回歸職業本質:它代表著一個人具備管理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是行業的重要資格門檻。
它依舊是高薪崗位、項目核心管理職責、高等級職稱申報的重要依據,也是建筑人職業發展的堅實基石。未來隨著市場機制完善、工程管理趨嚴,一建持證人將更加吃香。
所以,如果你正準備或猶豫是否考一建,別被“證書無用論”影響,真正有實力、有執業規劃的人,一建依然值得一考。你身邊有正在備考或已經持證的一建朋友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他們的發展現狀,一起為自己的職業道路多一點信心。
上一篇: 監理工程師初始注冊怎么操作?
下一篇: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