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掛證掛社保”導致無法正常退休的案例層出不窮,不少人年近退休才發現,自己辛苦繳納多年的社保竟然“白繳”了,真正到用的時候卻卡殼,問題的根源就在于“掛靠繳社保”這一灰色操作。
一、案例一:社保交滿卻因缺工資流水無法退休
江蘇一位市民反映,他的母親今年年滿50歲,社保繳費年限也已達標,按理說應該順利退休。然而,當她前往社保局辦理退休手續時,卻被告知必須提供最近兩年的銀行工資流水記錄,而這正是她無法提供的關鍵資料。原因在于,多年來她的社保都是掛靠某公司繳納的,并無實際工作,也沒有正規發放工資的銀行記錄,導致退休申請被駁回。
即便她試圖解釋工資是以現金或微信形式發放的,但社保局態度明確:必須是銀行工資流水,而且有企業對公賬戶轉賬記錄,且需在指定時限內完成公示。
二、案例二:達到退休年齡卻因“異常繳費記錄”被質疑
另一位61歲的朋友同樣遭遇尷尬。他的社保繳費滿15年,到了退休年齡,卻在辦理過程中被社保局指出其歷史繳費記錄存在疑點,被要求提供近三年完整的工資銀行流水明細。由于他同樣是通過“掛證單位”繳納社保,與單位沒有真實的勞動關系,自然也拿不出任何工資支付憑證,只能眼睜睜看著退休申請陷入僵局,甚至最終只能選擇退保。
三、體制內雙重社保更容易引起警覺
還有一種更隱秘的情況:部分體制內人員為了額外收益,將建造師等執業資格證掛靠在企業,并通過該企業繳納第二份社保。這類“雙軌社保”在過去幾年里尚未被嚴格監管,但如今社保系統已逐步打通,機關單位與企業社保系統合并,多地已能聯查,一旦出現“一個人兩份社保”的情況,便極易引起監管部門關注。
一位在機關單位工作的大姐反映,她的退休辦理流程已拖延兩年仍未通過。原因正是她曾將證書掛靠至企業,繳納了第二份社保,造成社保賬戶異常,影響了退休審批。
四、風險持續升級:《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已落地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2022年3月起,《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正式施行。該規定明確指出: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等方式騙取社保待遇的個人或單位,將被責令退回已領取的保險金,并處以騙取金額2到5倍的罰款。
一旦被認定為“虛假繳費”或“非真實勞動關系”,不但可能喪失退休資格,還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和經濟損失,得不償失。
五、別讓掛靠毀了晚年
從上述種種案例不難看出,“掛靠繳社保”雖然短期看似省心省事,長期卻極可能帶來巨大的風險與隱患。
尤其是那些長期沒有真實勞動關系、無銀行工資流水、無勞動合同、無工傷記錄的“掛社保”操作,在當前逐步加嚴的社保稽核機制下,很難再蒙混過關。未來退休審核標準只會越來越細,不排除要求提供更多年份的工資流水、勞動合同、公示記錄等資料。
**建議廣大持證人、自由職業者、半退休人員慎重對待社保繳納問題,能全職就全職,能真實就真實。**千萬別因為一時便利,把一生的養老金“堵”在不合規的掛靠操作上,晚節不保,悔之晚矣。
上一篇: 中級安全工程師注冊前,先搞清這些事!
下一篇: 考證入門指南:二建到注冊證怎么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