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江蘇技術負責人一度成為建筑行業熱搜關鍵詞,在資質申報和崗位聘任市場中火得一塌糊涂。然而短短幾個月后,熱度迅速下降,部分企業甚至開始主動退回技術負責人的注冊證書。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何江蘇技術負責人一度炙手可熱,而如今卻逐漸降溫?本文將為你系統梳理整個脈絡。
一、江蘇“火”的原因:建筑大省 + 審核嚴格 + 用證合規成本高
1.建筑大省需求大
江蘇作為建筑行業強省,每年資質新辦、增項、延期的需求量大,對具備資格的技術負責人自然供不應求。
2.技術負責人審核標準全國領先
江蘇對技術負責人的資格審核極為嚴苛,具體包括:
1).學歷年限要求:要求畢業滿8年,確保專業經驗累積;
2).B證要求:必須持有江蘇省B類安全考核合格證,且B證近一年未在江蘇用于安許新辦或延期;
3).唯一社保+個稅+公積金:需滿足“全國唯一”,或“唯一+無”,以杜絕掛證;
4).證書注冊軌跡清晰:近一年內,建造師證書未參與過資質延期、頻繁注冊等行為;
5.)上家單位資質要求:必須具備相關資質,杜絕“裸證”轉入。
可以說,江蘇省設定的技術負責人條件不僅關注個人資歷,也審查注冊軌跡、過往單位、勞動關系三合一等細節,基本排除掉“兼職掛證”人群。
二、火爆背后的隱憂:掛證仍然普遍,企業“短期使用”逐漸顯現副作用
盡管規定嚴苛,年初時大量企業依舊“找掛”應急使用技術負責人,借以完成資質申報。出現了“半年用證、一年退證”的現象,但這種短期策略也開始暴露出問題:
1.頻繁注冊影響后續使用
不少技術負責人證書在數月后被退回,表面看似提前釋放,但留下“多次短期注冊”軌跡,導致今后在其他省份或單位使用時頻頻被卡。
2.越來越多省份限制頻繁注冊證書
如福建、廣東等地已陸續發文規定:技術負責人、職稱人員、技工1年內不得參與2家及以上單位資質申報。建造師注冊亦被限制“一年最多一次”。否則,不得視為有效人員,直接影響資質審批通過。
3.重點監管名單越來越多
頻繁變更注冊的人員和企業,將被納入住建部門動態核查的重點對象。這意味著:注冊軌跡不干凈、不連續、頻繁變更的人員會成為“高風險證書”,難以繼續被企業信任。
三、趨勢已明:證書注冊將趨于穩定、規范、嚴控
未來,建筑行業對技術負責人的使用將遵循以下趨勢:
1.清晰軌跡 > 高頻注冊
企業更偏向聘用注冊軌跡連續、社保繳納穩定、勞動合同真實的技術負責人。
2.實名雇傭 > 掛證兼職
三證合一(社保+個稅+勞動合同)已成為主流,兼職掛證將面臨巨大風險。
3.用一次 = 占一年
不論新辦、延期或增項,使用一次建造師證書,即視為“本年度唯一使用”,其他用途將自動失效。
四、對技術負責人的建議:理性對待注冊使用,杜絕短期掛靠
如果你是持證人,面對市場誘惑請務必謹慎:
1.切忌頻繁轉注冊,否則將嚴重影響你的證書價值;
2.留在同一單位至少6個月以上,許多省份已將此作為資質認定的前提;
3.不掛證、不造假,確保勞動合同、社保、個稅三項一致。
結語:熱度是短暫的,合規才是長久之計
江蘇技術負責人的火爆現象,背后既有市場真實需求,也有政策嚴控下的“供需錯配”。隨著越來越多省份跟進類似的規定,建筑行業將從“掛證時代”逐步過渡到“實名雇傭”階段。
對于企業來說,技術負責人的合規使用不僅關乎資質審批的通過,更關乎未來的企業信譽與發展。對持證人而言,維護自己的職業軌跡和專業形象,才是真正的長遠保障。
上一篇: 別說沒提醒你,二建證書掛靠突然漲瘋了!
下一篇: 證書行情變了,鐵路成最大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