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略有空閑,翻了幾篇關于“考證段位”的文章,發現大多只是從證書難度出發淺淺一評,難免片面。于是斗膽班門弄斧,結合自身和周邊朋友的親身經歷,寫一篇更接地氣的“考證江湖段位譜”,供各位考友評鑒,若有不妥之處,歡迎留言指正。
一、初級段位:從零開始,摸著石頭過河
關鍵詞:入門、試水、了解自己
代表證書:咨詢工程師、二級建造師、監理工程師
適合人群:初次踏入工程類執業考試的“小白”選手
這一段位的考友,大多對工程類考試還沒有明確的認知,也不太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考證、適合考什么證。于是往往先挑一些門檻較低、難度適中、含金量尚可的考試“試水”一下。
很多人是從二建入手,也有人選擇咨詢、監理。雖然這些證書在業界常被調侃“屌絲三證”,但卻是眾多考友步入考證世界的第一塊跳板。
尤其是那些一建多年未果的老考生,回頭補個咨詢、監理,常有意外收獲。
點評: 適合摸索階段,重要的不是考哪個證,而是通過考試認清自己能否堅持走下去。
二、中級段位:全民皆兵,沖刺主流
關鍵詞:主流、廣譜、可進可退
代表證書:一級建造師、一級造價工程師
一建,是當今工程圈絕對的“明星證書”,每年報考人數百萬級,通過十萬人起步,可謂“全民最愛”。有朋友笑稱,一建就是“工程界的四六級”,不是人人都能過,但人人都要考。
造價證稍遜一籌,但也不容小覷。
一建十個專業,每年總有一兩個專業“風口”來襲:
1.2010年前后是市政
2.2015年左右水利走紅
3.這幾年礦業、港航如日中天
部分“撈金型考友”陷入增項循環,認為專業多就更安全,甚至妄圖通過“全專業通吃”來對抗設計類證書。
有些年份,一建市政、礦業、港航的市場價甚至能媲美結構、巖土,可惜這類機會如流星轉瞬即逝,價格起落大如過山車。
點評: 適合有一定基礎、有志長期深耕工程行業的朋友。是跳級進階的關鍵階段,也是決定“卷不卷”的重要分水嶺。
三、高級段位:冷門深耕,非主流之光
關鍵詞:冷門、高含金、低通過率
代表證書:注冊設備工程師(暖通、動力)、環評工程師、注冊環保工程師
這一段位屬于“少有人走的路”。考的人少,拿下難度卻不低。環評曾有年份(比如2020、2021年)全國通過人數只有200多人,堪稱“地獄開局”。
注冊設備工程師則以知識體系廣、備考周期長著稱,且需要兩年通過制。親身經歷告訴我,設備的痛苦程度不亞于環評,甚至備考難度更甚,只是因為行業曝光度低,熱度不高,被嚴重低估了。
環保工程師和設備、環評同屬“勘察設計三冷門”,偶爾遇上出題放水年份通過率還不錯,但大多數年份依舊是冷到發紫的存在。
點評: 入此門者需心志堅定,不為熱度,只為價值;適合愿意冷靜沉淀、長期從業的設計圈人士。
四、地獄段位:通天之路,千軍萬馬
關鍵詞:極限挑戰、基礎考試、極低人數
代表證書:注冊巖土工程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發輸電工程師
這是考證界的“王者之路”,不是說通過率低,而是門檻高、周期長、積累深。
尤其是巖土、結構,不僅要通過基礎考試,還要在專業考試中“過關斬將”。
哪怕最“放水”的年份,結構專業通過人數也不過兩三千人,而一建同年可能過十幾萬人,二者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而且設計類考試的通過率是“報考人數”作為基準,而非“報名人數”,去掉了棄考大軍;而像一建這種“誰都能報名”的,分母大得驚人,導致通過率看似很低,其實含金量完全不能比。
點評: 地獄開局,神仙終局。適合準備長期扎根設計院、追求技術深度的考友。不建議沒有設計基礎的人貿然挑戰。
五、神仙段位:收集控、考神本神
關鍵詞:執著、全通、超越價值
代表人群:“屌絲三證”全拿,設計證書多個,年年考試樂此不疲
江湖傳聞有“九段建造師”——某央企大神已將一建十個專業收集了九個,去年可能已經圓滿。有的神仙級選手,左手暖通、右手動力,兼顧環評、咨詢、專利,每年必考,年年報新,仿佛考試本身就是樂趣。
這類人早已不為證書價值而戰,而是將“考試通關”當成一種信仰、一種成就收集癖。
當然,也有不少神仙級考友在多年征戰中完成了從“考證奴”到“行業專家”的轉變,真正做到了“以考促學,以證謀生”。
點評: 不建議效仿,但值得尊敬。考證如修仙,能走到這一步,都是意志、耐心、戰略的結合體。
結語:段位不同,人生各異
無論你是剛入門的“初級選手”,正在沖刺一建的“主流大軍”,還是在地獄中奮戰的“設計斗士”,甚至已經走上神仙段位,
我們都值得被尊重。
考證可以提升人生的選項,但永遠不是生活的全部。
選擇適合自己的節奏與路徑,才是最重要的。
考試是工具,不是終點;
證書是資格,不是價值;
成長的路上,不以段位論英雄。
上一篇: 執業證書:打開職業上升通道的金鑰匙
下一篇: 證書掛靠前后要辦哪些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