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住建部及各省住建廳的大力整治,掛證行為在建筑行業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從2022年10月開始,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掛證現象進行了大規模的查處,尤其在自查自糾階段(8月至10月)和全面排查處理階段(11月至次年2月),有關部門通過比對證書注冊人員的社保、公積金等信息,試圖清理不配合的企業和個人。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部分地區的整治力度似乎有所放松,甚至出現了整改時間推遲的現象。這一變化讓不少業內人士產生了疑問:掛證現象是否真的能夠得到徹底整治?
?
初期強力監管與部分地區的放緩
住建部門的監管從去年開始急劇加強。各地通過與社保、公積金等信息的比對,試圖查找掛證行為。特別是8月至10月的自查自糾階段,各地企業和從業人員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害怕自己或公司被列入整治名單。然而,12月以后,許多地區的整治工作似乎進入了“冷靜期”。例如,福州市住建局發布公告,表示將整改時間推遲至3月20日,以優化營商環境并減輕企業負擔。像江蘇、浙江、上海等沿海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盡管發現了掛證現象,但在處理上較為寬松,給予了企業一定的整改時間。
?
這讓不少業內人士產生了疑問:是否是由于掛證人數過多,查處工作量過大,導致整治進展緩慢?有觀點認為,整治力度放緩可能是因為檢查難度大,特別是涉及到的企業和個人數量龐大,且很多企業由于經濟困難,若加大整治力度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穩定。
?
不“能不能”查,而是“想不想”查
盡管目前監管有所放緩,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能否查到掛證行為,而是是否愿意加大力度進行整治。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特殊時期,比如疫情防控期間,政府通過移動軌跡、社保信息等多種手段輕松獲取個人信息,查找目標非常高效。如果有意要查掛證人員,實際上是非常容易的。社保、公積金、個稅等信息之間的關聯,可以讓相關部門精準鎖定掛證人員。這不僅是技術上的可行性問題,更是政策執行的問題。
?
因此,盡管整治的行動似乎在某些地區“降溫”,但這并不意味著整治工作無法推進。國家雖然需要嚴查,但在當前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過度的整治可能會對企業造成更大的負擔,甚至影響到整體經濟的穩定。可以說,政府給出了一個“機會期”,讓企業有時間整改,避免過于急功近的清理工作導致行業大規模的震蕩。
?
行業未來的常態化監管
從長遠來看,掛證整治的常態化似乎已成定局。掛證現象背后涉及的利益鏈條極為復雜,監管的深度和廣度需要逐步推進,最終實現行業的規范化和透明化。雖然當前整治的力度有所放緩,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各項制度的逐步完善,監管將越來越嚴格,證書的市場價值也將隨之上升。對于真正有證、具備能力的人員來說,這將是一個好消息。行業將逐漸進入一個更加公平和規范的競爭環境。
?
適者生存,未來的行業洗牌
不管監管力度如何變化,掛證現象帶來的“灰色利益鏈”依然存在。市場的競爭本質是“弱肉強食”,只有具備能力和合規資質的人員才能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對于那些仍抱有僥幸心理,打算通過掛證方式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人,必須要掂量清楚,隨著整治的深入,市場的規則將變得更加嚴格。
?
從行業整體發展來看,監管的逐步強化將使得行業更加健康,更多的合規企業和個人將得到機會,掛證行為將逐漸被淘汰,行業格局將迎來一場新的洗牌。雖然這段過渡期可能會給一些企業和從業人員帶來壓力,但從長遠來看,這是推動行業良性發展的必經之路。
?
總結
掛證整治的進程并非一蹴而就,它受到經濟形勢、企業現狀和政策執行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雖然整治在某些階段有所放緩,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國家對于行業的監管將越來越嚴格,行業將迎來更加規范和透明的環境。對于掛證從業人員來說,當前可能是一個“過渡期”,但真正擁有能力和資質的人將迎來更多的機會。
上一篇: 勘察設計類證書掛靠市場的現狀與考證建議
下一篇: 2024年一級建造師增項選擇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