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今年八月底開始,針對“掛證”現象的專項排查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許多地區已陸續公布了涉及的名單。成千上萬的建筑從業人員被列入“掛證”名單,許多人正面臨著資格證書注銷和企業整改的壓力。這一行動的強度和持續性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尤其是對于那些存在不唯一社保的掛靠證書,處理的力度顯得愈加嚴苛。
?
與2019年“掛證”事件的處理相比,此次排查似乎并沒有高開低走的跡象,反而呈現出更加嚴格的管理態勢。很多建筑公司由于聘用了不符合規定的建造師和其他技術人員,紛紛面臨證書注銷的困境。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采取了先注銷被排查到的建造師證書,暫時不注冊新的建造師的策略,試圖用“冷處理”的方式渡過這一輪排查。這些企業本來就是為了降低成本而選擇不唯一社保的掛證人員,如今聘用唯一社保的人員,無疑要面臨更高的成本投入,導致了部分企業的抗拒情緒。
?
據了解,近期發布的文件明確指出,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需要在每年12月底前向住房城鄉建設部報送本地區企業資質動態核查情況。這項政策的實施,使得建筑企業的資質審查更加嚴格,不僅影響到企業的資質許可,還可能影響到其后續的工程承攬。特別是對于已經被標注為“資質異常”的企業,后續項目的招投標和承接將面臨極大挑戰。因此,企業不得不采取措施,保證其從業人員的證書符合相關要求。
?
隨著各地對“不唯一社保”證書的嚴格排查,市場上持有唯一社保證書的人員將變得越來越稀缺,導致這類證書的市場價值水漲船高。對于建筑公司來說,聘用唯一社保的建造師和其他技術人員,無疑意味著更高的用人成本。而這一切的背后,正是為了響應國家對建筑行業資質管理的要求,推動行業向更加規范化、合法化的方向發展。
?
總的來說,這場排查行動不僅讓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深刻認識到“掛證”行為的風險,也進一步加劇了唯一社保證書的市場緊張。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未來的用工成本可能會越來越高,因此如何在合法合規的框架內進行人員招聘和管理,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上一篇: 雙證掛靠的價格困局:1+1≠2的背后
下一篇: 如何在一建證書掛靠中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