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到這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如果一建證書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多少價格你覺得合適呢?當然一百萬只是我說的一個虛數,從真實投資角度來說,資產的價值取決于它未來能創造的自由現金流的折現值,雖然沒辦法預測未來十年的證書價格,但最近三五年還是有跡可循的。
最近住建部和各省份住建廳對證書掛靠查得越來越嚴格,尤其是證書注冊單位和社保,公積金單位不一致,頻繁注冊,不同部門證書注冊在不同單位,甚至個稅不唯一等,都是核查的重點方向。這其實告訴了我們政策的方向,松緊都是展示態度,現在工程行業項目少了,但圍標串標的空殼公司卻一大堆,極大擠占了市場空間。國家出手就是要把這部分無資金,無人員,無技術的垃圾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實現建筑行業的供給側改革。
證書的價格是由供求決定的,一方面每年十多萬的證書通過人數,另一方面龐大的中小企業不堪重負開始退出建筑市場,供大于求只是遲早的問題。但好的一點正如上面所說,國家對證書掛靠零容忍,就讓一部分之前國企公務員事業單位的證書沒辦法繼續流通,總不能為了一點證書費丟了飯碗,這部分群體去掉后供給端少了很大一塊。同時,現在每年通過的建造師中增項占比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哪怕你證書專業再多,你也只能注冊在一家公司,還有在建筑國央企人證合一的,你就算通過了也拿不出來,無法進入市場。所以,一建的市場前景沒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也絕非網友說的爛大街那么差勁,甚至有部分降智言論,聲稱今年一建通過率在50%上下,和八大員無異,但凡有點腦子都說不出這種話。
說回正題,一建各個專業價值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拿最簡單的建筑專業來說,掛資質市場價往高了算也就3萬一年,10年也就30萬,如果花100萬買一本,需要33年才能回本,市盈率33倍,我是肯定不會買的。那港航礦業這種值錢的小專業就相對好很多,比如說礦業去年30萬,今年18萬,明年預估12+,前幾年買的話三年就收益60萬,10年之內回本。港航就更不用說,是我最看好的專業,未來幾年很有可能坐穩十個專業里的龍頭,預估有個五年左右的高行情,至于原因可以翻翻我前面的文章,有一篇專門寫港航的。
很多人可能有不同意見,花這么多錢我還不如去考一個了,難度也沒多大!好,接下來看看一建各專業的通過率,房建7%左右,市政4%-5%,公路5%左右,水利4%左右,機電4%左右,港航2%左右,礦業2-3%,通信民航鐵路都在2-3%,看似通過率不高,但扣掉裸考和缺考的,實際難度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還有一個維度,每個人的經濟能力不一樣,擅長的點不一樣,比如建筑公司老板每天有那么多事要管,根本沒有時間精力考證,那如果一百萬就可以買一本證,人家很可能毫不猶豫去掏錢。但對于底層的打工牛馬,一百萬可以說是一筆巨款,是工作十年的收入,是絕對不會拿這么多錢去買的,寧愿花時間去死磕一個。還有一類人是為了信念和證明自己,自己大學學某個專業,工作也是干這個的,需要一本一建證來錦上添花,哪怕高價買回來創造不了任何收益人家也愿意,名和利圖一個就行。
上述僅僅是天馬行空的一個想象,證書肯定是無法自由買賣的,這也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是討論一下,如果是你你會花大價錢買一本一建嗎?愿意花多少錢?
上一篇: 山東一建考后審核:大數據篩查下的嚴查風暴
下一篇: 開始嚴查建企資質,建筑公司倒閉潮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