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建造師“掛靠”現象在工程行業引發了不少關注,作為一種特殊的執業方式,一直為一些企業解決資質需求,同時也為部分建造師帶來了額外的收入。然而,隨著建筑業資質政策的調整,建造師掛靠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風險。尤其是住建部發布的一系列文件與“四庫一平臺”政策,正讓建造師掛靠行業逐步趨向規范化、合法化,也在提醒建造師和企業關注潛在的法律風險和職業風險。
?
一、建造師掛靠的成因和現狀
在建筑行業,注冊建造師是一項重要的職業資質,很多企業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建造師才能滿足項目資質要求。然而,因人力資源缺口問題,不少企業難以獲得足夠數量的合格建造師,特別是一級建造師。因此,一些企業選擇通過“掛靠”方式,支付報酬,借用外部建造師的資質以滿足資質條件。這種“掛靠”關系,通常使建造師本人并不參與企業的實際施工項目,僅提供資質支持。
?
在實際中,掛靠不僅涉及建造師,還會涉及到項目經理等重要角色。在早些年,掛靠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問題一度模糊,相關規定尚不完善,使得掛靠現象大量存在。對于不少建造師來說,掛靠成為一項“兼職”選擇,甚至有建造師通過掛靠多個單位,獲取多方報酬。
?
二、政策調整對建造師掛靠的影響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建筑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住建部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建筑資質審批和建造師的執業規范做出更嚴格要求,尤其是“注冊建造師”資格管理的細化。在新政策的背景下,除最低資質等級的企業外,各資質等級要求的注冊建造師數量有明確規定,且注冊建造師需在公司真實履職。
?
更為重要的是,國家推出的“四庫一平臺”系統,匯集了建筑市場的信用、項目、從業人員等數據,實現了建造師和企業信息的動態實時監控。在該平臺的監督下,建造師的注冊信息、從業單位等情況都透明化了,相關部門可輕松查驗建造師是否在“多頭掛靠”或實際未在崗工作。若發現違規掛靠,系統會對其出具警告甚至吊銷注冊資格的處罰。
?
政策的這一變化使得掛靠的難度和風險顯著增加。對于建造師而言,以前的掛靠方式有可能帶來高額收入,如今則面臨著職業資格被取消的嚴重后果。此外,企業也在這類政策約束下,不再單純追求資質掛靠,而是更多關注實際的資質達標,努力配備真正具有執業能力的建造師。
?
三、建造師掛靠的潛在風險
政策變動引發了建造師掛靠的巨大風險,這種風險不僅是對個人,也是對企業的嚴峻考驗。掛靠帶來的風險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
法律風險:住建部規定和“四庫一平臺”實施后,掛靠一旦被發現,輕則處以罰款,重則吊銷建造師的執業資格。建造師因此失去掛靠收入外,也會影響其職業生涯。
?
項目責任風險:掛靠并不能免除建造師的責任,一旦掛靠單位的項目出現質量或安全問題,作為資質提供方的建造師可能被追究法律責任。即便在項目現場不曾實際參與,依然可能面臨法律風險。
?
職業發展風險:隨著住建部對掛靠行為的打擊加大,建造師被吊銷注冊后,可能再也無法在建筑領域從事相關職業,直接影響到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
?
四、規范發展:建造師與企業的共同選擇
面對愈加嚴格的監管和掛靠風險的不斷增加,建造師掛靠的未來勢必將逐步走向規范化和合法化。對于建造師來說,保持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尤為重要。選擇在一個穩定的企業就職,承擔實際工作職責,參與項目管理和現場施工,不僅能規避掛靠風險,更是長遠職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
對于企業而言,未來更應注重長期發展。建立一支真正具備專業資質的建造師隊伍,提升企業自身的資質能力,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在住建部政策的指引下,通過引進和培養具有實際能力的建造師,企業在項目投標和施工管理上將更具優勢,降低項目安全隱患,提高工程質量。
?
結語
在建筑行業的不斷規范化和政策加強背景下,建造師掛靠的時代正逐漸走向終結。建造師及企業應積極適應新政策,關注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行業資質的規范將促使更多建筑企業和從業人員樹立合法合規的經營理念,推動建筑行業向高質量、高標準邁進。
上一篇: 如何提升二級建造師掛靠市場競爭力
下一篇: 建造師掛靠:從曾經的紅利到當下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