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寶媽、司機、個體商販等從事非建筑行業的人開始投身建造師考證賽道。考取一級建造師等資格證書,成為許多人在經濟不確定環境下增加收入、獲得更高職業保障的選擇。然而,建造師報考條件的嚴格要求使得許多非建筑行業人員在報考資格上面臨困境。本文將探討這一現象的背后原因,并分析考證過程中應注意的合規性問題。
?
非建筑行業人員報考建造師的背景
經濟環境變化導致的不安全感,使得許多行業從業者希望通過考取建造師證書,為自己和家庭增加收入。建造師證書確實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尤其對于自由職業者來說,這類證書可以提供額外的掛靠收入,助力他們緩解經濟壓力。此外,建筑行業人才短缺,也吸引了更多有意向跨行業的考生。
?
從個人角度來看,這種選擇無可厚非。考取證書是一項公平競爭,大家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和備考來獲得資格證書。但國家對于建造師的報考條件設有明確的專業、年限和社保等要求,以保證持證人員具備專業性和從業經驗,這對于建筑行業安全和項目質量至關重要。
?
報考條件嚴格,但許多人嘗試“鉆空子”
建造師報考條件中,最為關鍵的三個條件是專業、年限和社保,這些是國家用來衡量報考人員是否具備必要專業素養和經驗的標準。然而,由于目前的報考流程是“承諾制”,即考生在報名時只需承諾符合要求,部分地區并不在考前進行嚴格審核,審核集中在成績通過后的抽查上。這種模式確實存在一定的漏洞,讓部分不符合條件的考生抱著僥幸心理希望“鉆空子”。
?
前不久,關于考生楊嬌被舉報的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楊嬌是一名95年出生的姑娘,三年來努力備考,通過了三個建造師科目考試。然而,由于其專業不符合報考條件,在審核中被發現無法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導致三門建造師成績被吊銷。盡管她的努力令人同情,但也體現了“承諾制”下依舊存在著嚴格的后續審查機制。最終她的辛苦付之東流,這一事件對許多抱有僥幸心理的考生是一個警示。
?
報考人員應謹慎對待資格審查
筆者也曾在2020年經歷過考后抽查,被要求提供社保流水、畢業證和身份證以確認報考條件是否符合。由于各項條件均符合,最終順利通過審核,這使得我更加意識到滿足報考條件的重要性。報考建造師證書時,不僅要看到其帶來的經濟收益,更需要考慮是否符合規定的條件,規避不必要的風險。因為一旦被抽查到并發現條件不符,不僅成績會被取消,還會浪費掉寶貴的備考時間和精力。
?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建筑行業對于專業人才需求的增長,國家將逐步收緊建造師報考門檻,嚴格控制非建筑行業人員的報考資格,并加強考后審核力度。例如河南等部分地區已實行全員審核機制,所有通過的考生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條件核查,而不是僅抽查部分考生。對于想要“鉆空子”的考生來說,這種嚴格的審核政策將使他們的僥幸心理面臨更大的挑戰。
?
報考建議:自由職業者和合規備考
盡管報考門檻日益提高,建造師證書對于符合條件的考生來說,依然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對于自由職業者而言,建造師證書具有較大的優勢。由于自由職業者通常沒有固定社保單位,通過掛靠方式合作建筑企業,在審核過程中不易出現掛靠問題,持證后可實現額外收入,增加收入來源。但報考者在準備考證時,必須嚴格遵守報考要求,不要為了快速拿證而走捷徑。
以下是一些備考建議:
1.學歷要求:如果學歷不足,可以提前通過成人教育等方式修一個相關專業的大專或本科學歷。
2.年限積累:如果工作年限不夠,可以多等待一段時間,確保年限符合報考標準。
3.社保配合:若當前沒有建筑行業的社保記錄,可以選擇提前在建筑企業工作一段時間,交滿一年社保后再報名。
4.學習準備:備考期間,可以先購買一級或二級建造師教材,跟隨線上線下課程進行系統學習。將知識基礎打牢,有助于未來順利通過考試。
?
同時,提醒報考者不要輕信代報名等中介服務。如今的“承諾制”報考模式,考前并不審核考生的具體條件,但考后審核一旦抽到違規報考,代報名的中介也無能為力,考生只能承擔全部后果。與其花費冤枉錢冒險報名,不如自己在條件完全符合后再申請考試,以免考取證書的努力一朝付之東流。
?
總結
建造師證書作為建筑行業的重要資格證書,為許多人帶來了職業機會和收入來源。面對經濟形勢帶來的不安全感,越來越多的非建筑行業人員開始報考建造師,期望通過證書提升經濟收入。然而,報考建造師證書不僅需要努力備考,還必須滿足專業、年限和社保等硬性條件。對于條件不符合的考生而言,與其抱有僥幸心理,不如從實際出發,逐步滿足條件后再報考,這樣才能真正獲得證書的認可與收益。
上一篇: 證書掛靠風險及防范策略
下一篇: 一級注冊建筑師掛靠價格跌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