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其中提到了推動職業資格與崗位等級的聯動,鼓勵社區工作者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和評審。這一政策的實施將為社會工作者資格證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預計2024年,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將迎來大熱。
社會工作者,簡稱社工,作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的第37項,由人社部與民政部頒發。他們的工作范圍涉及各類社會服務,包括幫扶、援助、疏導、調節、權益保護、政策咨詢等,直接關系著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穩定。
根據民政部《“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將達到200萬人,而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持證社會工作者總量僅為92.9萬人,與規劃目標還存在巨大差距。考慮到2023年報考人數預計將達到100萬人,可以預見今年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的考試報名人數將進一步增加。
各地方也紛紛出臺政策推動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的普及。以北京為例,到2025年,全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將達到10萬人,其中持證社會工作者將達到6萬人。而上海則規劃到2025年,社會工作人才總量將達到20萬人,其中持證人數達到4.5萬人。河南省則力爭到2025年,培養不少于10萬名社會工作者。同時,一些省份還出臺了考證補貼政策,并要求干部職工必須在三年內取得社會工作者證書,否則將面臨清退。
雖然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的工資水平可能不高,低者僅為4-6千元,高者可達0.7-1.2萬元,但總體來說工作穩定,而且后期還可以在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聘)中優先考慮。
綜上所述,2024年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將會迎來大熱,這一趨勢不僅來自于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需求,也受到了考生們的關注和追捧。然而,我們也要理性看待政策的熱度和機構的宣傳,結合自身需求,理性考慮是否參加考證,以及如何規劃職業發展。
上一篇: 掛證合同,是君子合同!
下一篇: 評職稱: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