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最近公布了23年一建考后審核的合格名單,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這次審核結果卻讓人感到有些詭異,尤其是與同樣是23年考試的二建相比,更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據報道,一共有16111人通過了審核,但在這些名單中,一些單位的審核結果卻讓人不禁質疑是否存在雙重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一建考試本應只允許工程及相關單位報考,但在審核結果中卻出現了一些“非工程”單位的名字,比如中介、乳業公司、街道辦、勞務派遣、文化產業公司、旅游公司等,甚至包括公安局和殯儀館等。這種看似不符合資質要求的單位竟然也通過了審核,讓人不禁質疑審核標準的一致性。
在具體的審核結果中,有一些單位雖然從名字上看起來似乎不符合要求,比如辦公用品經營部,但實際上并沒有與建設工程相關的業務資質。與此同時,一些本應合規的單位卻因為單位無相關經營業務而未能通過審核,形成了明顯的雙重標準。更令人疑惑的是,對于待業、離職、或者靈活就業的考生,審核結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一些沒有單位或社保的考生竟然也通過了審核,而有的卻未能獲得資格。這種明顯的雙重標準不僅令人感到困惑,也讓人對審核的公正性產生了質疑。
在這次審核中,一些學員在工程行業從事勞務派遣工作,也獲得了通過。雖然這在一些地方是允許的,但也反映了一些地區審核標準的靈活性。對于單位歸屬地,雖然原則上應該是屬地化報名,但一些地方卻出現了異地報名的情況,進一步增加了審核標準的不一致性。
所以這次江蘇一建考后審核結果搞雙標的情況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于考生來說,審核的不確定性和不一致性給人一種不公正的感覺,也提醒相關部門在審核標準上要更加明確和一致,以確保公正、公平的考試環境。或者,像一些省份那樣明確報考資格和審核標準,讓考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否符合報考條件,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和困擾。
上一篇: 注意!3月10日起,此地將對二建從業者開展動態核查!
下一篇: 造價證書薪資行情多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