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復習思路
通過做城鄉規劃原理和城鄉規劃實務的真題發現,有大量重復的考點,有些甚至是原題出現,而且出題的順序基本上按照考試大綱要求的順序。基于個人的復習和做題習慣,要注意以下內容:
一是考試要求。按照考試大綱要求、歷年真題、相關教材的內容,掌握核心知識點,總結歷年答題不同題型的答題模板,立足實際著筆實踐,根據問題逐一解答,做到理解掌握、熟練運用、看題歸納、文字組織。
二是答題基本要求。考前充分準備(常用法律、法規、文件等)、掌握方法,不要臨時抱佛腳。考試期間,一定要認真審題(先看問題——思考涉及哪些知識點——再看文字、最后看圖片),根據題目劃關鍵詞,找準并明確涉及哪些考點(先在草稿上羅列),然后全面、系統分析和條理清晰作答。作答時要分清主次,表達清楚(觀點、理由、結論),不能模棱兩可。最后,一定要把握時間,每道題目不能超過25分鐘。
三是答題步驟。①審題,找準考點。②看圖(圖件蘊含著不少考點)。③作答:先重要后次要、先明確后模糊;先作出判斷明確觀點后給予理由;作答文字要規范、標準,盡可能用術語,且書寫一定要工整、卷面整潔。
四是關于復習方法,因人而異。首先,劃出題目的重點詞匯,圍繞重點詞匯進行系統思考;其次,基于實際,并根據復習總結的答題思路將所問的問題進行關聯分析,謹記所有的答案都要圍繞劃出的詞語和所問去進行答題;再次,查找涉及到的相關知識點,在草稿上用筆逐條寫出來;與此同時,按照知識點和總結答題模板進行準確作答;最后,掌握要領并多次練習,不要停留在想,一定要動筆寫,做到熟能生巧。
二、城鎮體系規劃方案評析
根據查看相關教材和歷年真題,“城鎮體系規劃方案評析”的考試形式一般是指出方案的問題,且有人總結了城鎮體系十要素:一產二心三人口,四交五市六制約。再看布局和關系,生態指標不可缺。(來源:張昊主編的《2022注冊城鄉規劃師職業資格考試考點解讀與歷年真題解析 城鄉規劃實務》)
一看產業:規劃的產業空間布局是否恰當;產業發展有無與縣(市)情相違背的地方(如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且無國家的軍事、科研基地,卻要規劃建設高新技術工業園區),等等。
二看中心:中心鎮選取是否過多;如果不多,選取是否正確,位置是否恰當,是否分布均衡,是否構成體系。
三看人口:城鎮化水平預測是否過高;是否出現“部分之和大于總體”的現象,即各市、鎮的人口之和大于總人口。
四看交通:交通組織是否合理,如路網過疏還是過密;追求環路是否有必要;高速路出口預留是否恰當;路網與城鎮發展是否能有機聯系;有些公路的修建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經濟,等等。
五看公市:公共設施、市政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布局是否合理:如市郊的城鎮或相鄰很近的鎮都建了水廠,造成浪費;污水處理廠是否多鎮共享,位置是否恰當(有無對本區域外的下游城市造成污染);變電站位置是否恰當,服務半徑是否合理;文體、醫療設施布局是否恰當,服務半徑是否合理,等等。
六看制約:是否充分考慮了制約因素,如題目文字上說該區域水資源短缺,但把城市規模卻規劃得很大;對地震斷裂帶、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是否做了避讓;是否考慮了防洪問題;是否有不考慮門檻制約因素而要盲目發展的問題,等等。
七看布局:大型建設項目布局是否有極不合理的因素,如污染、擾民,給以后發展造成障礙;位置不對;有災害隱患;有丘陵或荒地上選址的可能,但卻過多地占用基本農田等。
八看關系:與周邊地區的關系處理得是否恰當:有無“以鄰為壑(只著眼于解決本地塊的排水問題而忽視給周邊地塊帶來的良影響)”的問題;有無道路不銜接的問題,等等。
九看生態:是否注意了生態環境問題,如在生態保護區內規劃布置大型建設項目:海岸線的利用和分配是否合理(若該區域靠海),近海海域是否得到保護;其他如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等凡是在圖面上出現的都要引起警惕,看其是否受到侵害。
十看指標:是否注意了關鍵數字(基本上都是重要信息點),這些數字和規定標準是否一致,是否超標等。
上一篇: 一建報考要注冊的3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