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像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都在頻繁地推出了“設計師負責制”的試點方案,而其他省份的住房建設部門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高層的政策取向,“建筑師責任制”必將成為今后營造業舞臺上的主角。設計師的責任是什么?在建筑業日益低迷的形勢下,承攬責任的建筑師有沒有出路?建筑師責任制,究竟是誰受益?
1、何謂設計師責任制?
“工程建設責任制”又稱“工程建設全程專業化服務”。接下來,就是長難句的閱讀理解:建筑師負責制指的是一種以擔任建設項目設計主持人或設計總負責人的一級注冊建筑師為領導的設計咨詢團隊,由其所屬的設計公司作為執行機構,按照合同約定,對建設項目工程全生命周期或部分階段,一種為其提供全程設計咨詢與管理服務的工作方式。
說人話,就是指建筑師(團隊)不僅在設計階段為其提供了服務,而且還在項目規劃、策劃、設計、施工、運維、改造、拆除等全生命周期中,突出了建筑師的主導作用。實際上,“承包商責任制”是一種在世界范圍內很流行的制度,它要求建筑師不僅要作為一個專業的設計工作者,還要作為一個工程的全程管理者。
注意:這是對“終身制”的區分。“終身責任制”指的是五方項目負責人(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要對建筑在設計的服役期限內的工程質量負起連帶的責任,這就意味著出了問題要坐牢。而“工程師負責制”則側重于在“全部或局部的工程”中,以“負責人”“牽頭人”“主導人”和“主導人”的角色定位。
2、建筑責任制度,是否為建筑設計的一條道路?
以后的路,絕對會走的更遠,只是,現在的路,還是充滿了陷阱。權力的好處是明顯的,但同時也是一種義務。先不說目前的法律制度還不健全,雇主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任,就說設計師負責制的職業保險制度,也是一個巨大的漏洞。
人無完人,再細心的人和團隊也會有百密一疏的情況,比如實行建筑師負責制,如果因為設計圖紙的錯誤而造成的一些意外的損失,就必須要由建筑師和他的團隊來承擔,但是,任何一個在圖紙上不起眼的修改費用,對設計師本人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他無法承擔,也無法承擔。
而在國外,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建設項目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建設項目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從深圳,上海,北京三個城市開始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已有十余年的時間,但是,目前的建筑設計保險的普及程度,仍是“聊勝于無”。
3、設計師責任制,究竟是什么人受益?
從理想化的角度來看,設計師責任制是一次多贏,無一失的好辦法。對于設計師而言:有助于提高聲音,控制工程質量。現在,設計師的工作只是提供圖紙,設計交底,配合修改,在這個過程中,施工方是最大的決策者,也是最大的協調人,也就是所謂的甲方爸爸。
而建筑師負責制則需要建筑師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具有絕對的權力,一旦確定了建筑設計團隊,接下來的招標定標、施工指導、驗收交付都需要經過建筑師的同意。建筑師對工程建設的“最后解釋”具有持續性和反復性的參與,以保證工程建設的完全符合設計意圖。這意味著,設計師這個行業鏈上的小嘍嘍,已經成為了這個行業的掌控者。雖然工程的資金是施工方的,但是施工方卻是有決定權的。對施工企業而言: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施工企業做為投資主體,是否會因“設計師負責制”而受到損害?
建筑公司,在現在的房地產市場中,就是一家很有錢的公司。從拍地,到設計,到施工,再到銷售,所有這些都是由服務性的公司來完成的,而建筑公司僅僅是將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從而獲得利潤,所以一個項目要整合近百個服務性的公司,這就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員,以及大量的交流成本。如果實行了設計師負責制,設計師就可以負責與設計師進行交流和管理,大大簡化了施工單位的組織結構,讓他們向“平臺商”的方向邁進了一步。從經營制度上看,有利于實現政府和市場的分離;
為企業、為市場謀福利,為政府謀福利,為政府謀福利。目前,國內已有的施工方式是以施工單位為主體,進行施工項目的審批和施工。任何一個接觸過建筑公司的人都會明白,一個有專業素養的建筑公司是多么的難得,很多沒有做過設計的大學畢業生,都會選擇“設計管理”這個職業,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實際經驗都很欠缺,這就造成了他們在協調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也給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給建筑公司的管理帶來了困難。
采取建筑師負責制后,由建筑師進行技術層面的審核,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只對各項手續的合法性這樣的話,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更加科學,更加合理。
4、概要
不管怎么說,建筑師的責任制度雖然遙遠,但前途一片光明。建筑師負責制對設計師自身的能力和素養有著很高的要求,在將來,受歡迎的設計師一定是擁有很好的專業素養、資源整合能力、整體協調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上一篇: 二建何時可以注冊?未登記是否過期
下一篇: 建造師可以在哪個網站掛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