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等13部門發布《關于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規制度進一步規范招標投標主體行為的若干意見》,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意見》共提出5方面20條具體政策舉措。為深入貫徹落實部署,一方面,發改委正在加快推進《招標投標法》修訂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出臺《意見》補齊短板,嚴格規范招投標各方主體行為。《意見》重點如下:
招標人可自主確定中標人切實保障招標人在在確定中標人、簽訂合同等方面依法享有的自主權。任何單位不得設定沒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的招標文件審查等前置審批或審核環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招標人指定招標代理機構,不得違法限定招標人選擇招標代理機構的方式。對實行電子招標投標的項目,取消招標文件備案或者實行網上辦理。嚴格執行強制招標制度依法經項目審批、核準部門確定的招標范圍、招標方式、招標組織形式,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變更。
不得隨意改變法定招標程序;不得采用抽簽、搖號、抓鬮等違規方式直接選擇投標人、中標候選人或中標人。除交易平臺暫不具備條件等特殊情形外,依法必須招標項目應當實行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嚴禁設置投標報名嚴禁設置投標報名等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前置環節。
不得通過設置不合理條件排斥或者限制潛在投標人。重點關注異常低價投標加強評標報告審查,招標人發現評分畸高畸低、異常低價投標等情形的,依照法定程序復核糾正。加大評標情況公開力度,積極推進評分情況向社會公開、投標文件被否決原因向投標人公開。有效投標不足三個的,應當充分論證發現投標文件中含義不明確、對同類問題表述不一致、有明顯文字和計算錯誤、投標報價可能低于成本影響履約的,應當先請投標人作必要的澄清、說明,不得直接否決投標;有效投標不足三個的,應當對投標是否明顯缺乏競爭和是否需要否決全部投標進行充分論證,并在評標報告中記載論證過程和結果。
嚴厲打擊“標王”“陪標專業戶”“抱團”投標密切關注中標率異常低、不以中標為目的投標的“陪標專業戶”。重點關注投標人之間存在關聯關系、不同投標人高級管理人員之間存在交叉任職、人員混用或者親屬關系、經常性“抱團”投標等圍標串標高風險跡象。嚴厲打擊操縱投標或出借資質等行為導致中標率異常高的“標王”及其背后的違法犯罪團伙。
上一篇: 一建通信備考通關經歷分享
下一篇: 一造證書含金量降低?這次是你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