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總有朋友問關于造價師的備考經(jīng)驗,所以決定寫一篇分享,希望能給大家參考,通過考試。我是17年過了管理、計價、案例,18年過了計量。據(jù)說19年時教材有改動了,我想學習方法應該是大同小異的。
01、學習態(tài)度
我認為這類考試本身并不難,難的是備考的人,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準備。能報名參加考試的,基本都工作了至少四五年,備考時多數(shù)都是白天工作,擠出晚上和周末的時間來復習,有時候公司還要加班,比較辛苦。
這時候,堅定信念很重要,我見過周末背著孩子去上課的,也知道有人是生孩子期間考過的。所以,堅定信念,只要能堅持下來,就能過。
02、難度系數(shù)
從易到難:管理、計價、案例、計量。
備注:可能有人覺得案例最難,計算很多。這個因人而異吧,我覺得案例雖然計算多,但有跡可尋。這個計量就不好說了,知識點廣而細碎,關鍵考題千變?nèi)f化,簡單的時候都能過,難的時候想過五十分都難。
03、復習技巧
這四個科目的關系是,計價和案例在一起,管理、計量是相對比較獨立的。
建議復習時最好跟著視頻學,可以在網(wǎng)上找資源,也可以報個正規(guī)培訓班。網(wǎng)上找的一般價格便宜,但自己要對視頻內(nèi)容進行篩選。實體培訓班價格比網(wǎng)上貴,但可以周末面授,有隨堂班主任和講義,坐在教室里上課效果會好一些,面授可以兩三天過一遍書,自己看可能需要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需要根據(jù)自己情況選擇。
第一輪:掃基礎,重在理解
第一輪學習最好在五月底結束。
管理:比較簡單,其中工程經(jīng)濟和網(wǎng)絡圖對于零基礎的考生可能稍難一點,花一點時間是可以完全掌握的。我覺得空出來最多五到十天時間過第一遍就好了??吹囊曨l是中業(yè)朱俊文老師的。PS:我因為參加過建造師考試,用了一個周末,這個需要根據(jù)自己情況調整。(大概安排16個學時,這里的學時是指跟著視頻,高效率、全精力投入的學時,不包括走神、發(fā)呆、吃飯,需根據(jù)自己每天的學習時間制定計劃,下同)
計價:計價要先于案例學,因為關聯(lián)最大。特別注意一些時間天數(shù)和數(shù)字的知識點,比如各種招投標時間,竣工結算時間,以及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等數(shù)字問題,極易混淆,建議大家把這些時間數(shù)字都列表記憶。推薦老師:王玲、李娜。(24學時)
案例:剛開始學可能看到第一章就覺得蒙圈了,不建議從第一章開始學。建議先從招投標那章開始,然后付進度款,組價,全壽命周期,類似這樣的順序,最后再看第一章,因為第一章的計算我個人認為是比較難的,考試時也不易得分。另外,案例最好跟著視頻學,自己看起來會很吃力。案例是跟著王玲老師學的,感覺講的很清楚,容易理解。(24學時)
計量:我是第二年考過的計量,眾所周知,17年的計量難出了天際,而18年的計量又變得簡單了。所以,計量出題可以很難,也可以很簡單。計量知識點包括了工程地質、材料、施工技術和清單規(guī)范等,而且講的比較細,每個角落都是重點,第一遍需通讀,重在理解。這里要注意的是,計量往往會消耗很長時間,要盡可能地早看,以免耽誤后面的進度。視頻看的是李毅佳老師的,她講課愛畫圖,瑣碎知識點容易記住。(24學時)
第二輪:精細學,結合講義,把握基本知識點,高頻考點,縮小范圍。
第二輪最遲應在6月份開始。
管理、計價:梳理框架,總結知識點,對常用公式、數(shù)字,深入理解、記憶,做兩套真題找感覺。
案例:做真題,多動手。分析哪些類型是得分點,著重練習,多做教材和真題里高頻經(jīng)典題,一定要多練。注意,最后一個大題是通過與否的關鍵,組價要十分熟悉。
計量:反復總結、記憶。尤其是最后清單的題目要做到不丟分。這里有時間的話,可以快倍速的過一遍之前的視頻,加深記憶和理解。
第三輪:沖刺,反復做真題,刷題庫。
注意的是:
案例要卡做題時間,模擬考試環(huán)境,反復練習計算,提高準確率。建議:每天晚上獨立做一個案例題。其他科目都是選擇題,可以在上下班的路上及其他零碎的時間做。
特別提醒的是,一般沖刺階段都在十一國慶假期,這時候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學習習慣和計劃,抵制各種誘惑,成敗在此一舉了。
最后祝大家逢考必過!
上一篇: 注冊本市的建造師社保及其它必須基本一致!
下一篇: 2020年二級結構工程師考后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