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興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注考試的經驗。首先,大家要把握趨勢。因為年年都說一注難考,現在一注也要保證通過率的,所以現在題量越來越少,計算越來越少,常識和邏輯的判斷越來越多。然后我還要說其實一注并不難考,但是需要花時間。我們要做的是要保證每科都超過及格線,所以我們要做好應試的準備而不是去裸考。
一、大設計
一注考試最難的莫過于大設計。我有兩個建議:第一個建議是你必須要多練,手熟了就更容易過。第二個要思考出題者的思路,現在網上教程很多大家可以多看看,這里我推薦“消防電梯的大設計精品課程”,反正我是通過學習他的“拼圖思維”通過了大設計考試的。
?
二、技術作圖
然后技術作圖。技術作圖這里有個趨勢,就是畫圖量越來越少,所以我們就不用擔心做不完。接著,選擇題很重要,如果你選擇題得了60~70估計肯定是掛了,但是如果你選擇題得了90分,那恭喜你,大概率是會過的。
技術作圖有四道題,最難的是節點構造。節點構造要怎么突破?首先還是要掌握原理。那原理是什么呢?舉今年的例子來說,第一是材料的選擇,然后一個是材料的固定安裝,最后是配件和周邊的銜接。通過這些關鍵點,大概猜測出出圖者的答案,然后用選擇題去驗證你的猜測。這里要特別注意卡殼的地方,往往這些矛盾的地方就是有錯誤的地方,可能突破點或失分點就在這里。在卡殼的地方,我還是回到原理,想想材料是否正確,想想連接是否合理。
第二個是剖面設計。剖面會有很多小細節,你需要仔細去推敲,然后去看一些剖面的真題去了解一下。比如說今年的剖面就有很多小細節,有個斜披檐、有些地方是沒有梁的,樓梯是板式樓梯不是梁板式樓梯。雖然細節很多,但是由于希望更多人通過,現在畫圖的量確實是少了許多。
其實結構和設備是相對好得分的。有個傳言,這兩道題也是建筑師出的,而不是結構和設備工程師出的。由于是建筑師出的,就會更傾向于和建筑有關的,更加的基礎一些。
我們先說結構,他主要考我們讀圖的能力,我們要認識圖例,知道主梁、次梁、降板、懸挑梁、懸挑板、短柱,這些基本的概念。然后就是數對數,做對選擇題。結構作圖閱卷基本是不看圖的,人家不會因為你畫的好看而多給你分,也不會因為畫的難看而扣分。
設備作圖有一個規律,肯定會考消防,一般隔年都會考一次防排煙。所以首先要掌握的是防排煙,然后是消火栓設置、自動噴淋、自動報警系統、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標志、加壓送風井設置。2020年考的是水,那2021年個人覺得90%是會考防排煙和噴淋和疏散的。
備考資料:
1、《2019逆寒技術作圖》
2、《建培》:結構和設備部分
3、小程序:靜靜陪你過注冊 的體驗課《構造訓練營》
三、場地設計
場地設計作圖這個科目現在只有四題,本人是蒙過的就不作評論了。
這里我的備考資料是《建培》的教程。
四、建筑結構
然后是結構。結構分兩塊:力學和結構類型。力學其實是比較簡單的,知識點大概就3~5頁紙,出題類型也比較類似,所以掌握幾個典型題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而且現在越來越考概念,難的題目,要計算的題目其實都可以不要復習。
結構類型,首先還是常識,比如區分哪個是活荷載哪個是永久荷載,比如讓你判斷哪個擋土墻能承受更大的力,比如判斷多高的建筑用什么結構類型。我是通過學習建培的兩個老師的課過的,把資料分享給大家。
資料分享:《建培2019》結構知識題(白音、錢民剛)
五、其他知識題
其他的知識題就是刷真題,而且我現在想想只要刷進5年的真題就好了。主要原因有這么幾個:
1、一注考試是建筑行業的風向標,最近流行裝配式,一注考試就會多出幾道裝配式的題目,政府推行鋼結構,今年和鋼結構有關的題目就多。而且以前的題目考的都很細節,現在的題目更加的概念更宏觀。
2、真題的重復率非常高,說50%以上也不為過。這里我有兩個工具分享給大家,
希望對大家有用:
1、《歷年真題》這本書個人覺得必須買,因為書里的內容相對于網上的更加準確,雖然他里面錯誤也有一些。
2、刷題霸霸app刷題。
3、錯題集:每個科目編輯自己的錯題集。我的理論是,會的大概率下次還是會的,所以把不會的都記下來就可以了
4、用記憶曲線的方法提高記憶的效率。為了更高效的對抗遺忘,我們還是要用更科學的記憶方法。
上一篇: 地表最強證書掛靠,住建委都說合法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