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中國建筑業的發展并不容易,建設、變革、跨越、發展,都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現在隨著四庫一號工程的實施,對建筑資質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一、降低公司稅收負擔,提高市場競爭力
營改增降低了建筑行業的稅費負擔,同時也使得企業的會計核算更加規范化。公司將減稅后的稅收投入到設備、技術改造、投資、投資等方面,提高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經測算,今年五月至九月,非試點單位共減免了18.2億元的增值稅,其中建筑類增值稅為5.4億元。在對試點單位進行直接減免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建筑行業的增值稅發票來抵扣,從而實現了對不同行業的間接稅收減免。
二、掛靠式經營難以推動企業轉型
隨著營改增,“聯營”的經營模式將無法繼續下去。長期以來,建筑行業中出現了許多小型、低資質的公司,掛靠具有資質的大中型施工企業。在營改增之前,施工人員的勞動成本在施工總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大量的人力費用開支往往是業主的“心病”。隨著營改增,小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很難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而作為納稅人的被掛靠建筑企業的稅負必然會有所上升。
同時,也對轉包的經營模式產生了影響。一些施工單位僅接單,不做工程,以一層一層的形式進行經營。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發票的規范化和嚴格的控制,將會迫使公司向其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而這種層層轉包的經營模式也無法繼續下去。
三、?嚴倒逼發票管理規范化
現在簽訂的合同,必須事先對結算方法進行規范和約定,并要求按照項目的進度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施工企業的工程項目分布在省內,發票整理、審核、認證等工作時間較緊,難度較大。因此,我國很多建筑業在稅制改革后都加大了對增值稅進銷項發票的監管力度。
稅制改革也迫使砂石等上游原料企業進行規范運作,在營改增之前,沙石等建材在營改增之前,不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但在營改增后,如果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將很難列入供應商名錄。這使得很多小型納稅人都會主動申請成為普通納稅人,從而獲得自己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避免被顧客排斥在供應商的行列中。
總之,稅收改革對建筑業是有利的,也是一種挑戰,它會促進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傾向于挑選合格的施工單位,并通過規范操作程序,盡量多地提高收入的抵扣,減少實際的稅收負擔。
據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營改增在系統上緩解了貨物、服務稅制不統一、重復課征等問題,打通服務業與二三產業之間的抵扣鏈條,這既有利于外包服務企業發展,也有利于建筑企業主輔分離、轉型發展。再者,自國土資源部提出建立“四庫一平臺”以來,行業掛靠資質的審批宜早不宜遲,一旦“四庫一平臺”建成,大部分建筑企業都很難申請到相關的資質,因此,這也給那些希望在今后發展中取得成功的公司,盡早做好準備。
上一篇: 收到400份簡歷,一半都是建筑人...
下一篇: 地表最強證書掛靠,住建委都說合法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