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很多朋友向我咨詢如何復習注冊的事,其實作為一個資深的醬油黨,這點經驗還真的上不了臺面。不過作為一個“閑人”,加上今天周末,天公也作美,一縷久違的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我覺得心情甚佳可以稍作總結,也算是給自己的暖通設計之路畫上一個句號,并迎接不久我將與暖通設計徹底決裂的某一天。如果恰好又能給備考的朋友提供哪怕一點點參考價值,也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兒。
首先,建議大家關注325建筑網公眾號,里面會分享一些考試復習干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參考,同時還有最新的考務消息,以便大家心無旁鷲專心復習。接下來,我大概講述下我的兩次備考經歷吧。
我是2017年進行第一次注冊備考的,當時回長沙工作正好滿一年,于七月初離職并全心備考,此時離考試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我的工作年限是按照本科畢業時間來計算的,按照研究生畢業時間來計算必須推遲一年考試,由于審核一年比一年嚴格,建議大家按照最高學歷報考,以免成績作廢。雖然時間比較緊張,但初生牛犢不怕虎,憑著對自己專業底子的迷之自信,再加上超樂觀的心態和滿腔的熱血,我對自己短期內通過考試的可能性評估值直達90%以上。換句話說,如果不自信,何會全力以赴?不過,我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哈哈,其實頂多也就是倒了一個flag不是,好歹也鞏固了專業知識,并不浪費。
這兩個多月,主要過了一遍教材,一遍精講視頻,一遍真題(其實只刷了一半),中間還做了點設計,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有效時間不到兩個月。最終專業知識123分(踩點通過),案例48(差12分,由于是機掃成績,實際分數可能低一點),穩掛!
2018年,我是從3月份開始復習,基本是從頭開始規劃和復習,大致時間安排如表格所示。但是由于事情太多,每天3個小時的復習時間并未一直保證,中間由于實驗甚至斷了兩三個月(這可能是大部分有工作的朋友的常態)。由于教材和精講視頻第一次備考復習過一遍,所以看的快一些,但無論如何,考前的兩個月必須結束所有的前期復習,進入真題訓練階段。于是考前兩個月跟老師請假,開始一遍一遍刷真題、總結真題(此處必須感謝咱善解人意的李老師,不僅給了我思想的自由,還有行動的自由!)。整個復習階段的狀態就是,前期科研為主,備考為輔,后期備考為主,科研為輔。
準備階段,先買齊考試相關的教材(五六月份會出新的教材,到時候買一本新的,并花一周時間認真謄寫,同時加強知識鞏固)、真題解析(空白試卷需要自己打印)和最新規范(“規范匯編2018+單本規范”,或“全部單本規范”,網上買不到的,自行打印裝訂,夾到其他規范中)。暖通專業雖然有70多本規范,但需要認真消化的也就A類規范,而且由于是開卷考試,不需要死記硬背,大家千萬不要在規范數量面前望而卻步。
對于報班,個人還是非常建議的。遙想當年,大學考研的時候,我可以全靠自己扎實復習一年,抽屜里塞滿零食,耳機里聽著“春天的故事”,管他窗外花開花落,四季更迭……然而,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時間成本才是我們最珍貴最耗不起的東西,同時也可以兩三個人一起報班緩解經濟壓力。注冊視頻主要看精講和總結部分就可以了,當然,對于時間充裕的朋友也可以全部看完的,但是看的內容價值和花的時間成本是否成正比就完全靠自己評估啦。
開始看注冊教材之前,建議先看一下“制冷技術”這本大學教材,特別是前幾章關于逆卡諾循環及其改善的內容,必須完全吃透,因為此部分的案例題出題比較規矩,只要理解透知識點,無論題目如何變換也都不在話下。其他大學課本可以不看,遇到難點可以作為輔助材料加深理解。真題空白卷需按照正常考試時間做兩遍,做完后統計好每次的錯題并及時總結。考前把做題過程中,掉過的“坑”都拿出來再反復過幾遍,防止悲劇的再次發生……
考試前必須完成書本的標記,教材和規范的知識鏈接(其實不一定要等到考前,提前做好鏈接,在做真題空白卷的時候就可以用上,還可以不斷改善)。我主要是根據小林子的規范清單對A、B、C類規范進行了標記,并用彩色筆對規范類別進行了分門別類(如:供暖、制冷、通風、節能、施工等)。對于A4大小且很薄的規范(如:冷機、除塵器、溴化鋰機組等),翻起來不方便,可以按類別用訂書針訂到一起,在第一頁上編寫好目錄,并在右上角做好定位。計算用到的高頻公式和單位換算可以總結好寫到教材前面空白的部分,所有可能出現的案例題類別在教材目錄部分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好標記和鏈接。有時一個考點可能會有多個知識鏈接點,這就需要盡量詳細標記,以便精準定位。
規范標記
考試前先踩點,開考時難免會有點緊張,做幾個深呼吸,和前后左右的考友話話家常,用滿臉的微笑不斷暗示自己……試卷發下來先填寫好基本信息,等到開始做題了,心情基本也就穩定了。
知識題主要就是眼腦手并用,一個字:快!這同時也是對自己教材和規范的熟識度及標記詳細程度的考驗。案例題主要是細心并精準定位知識點,只要鏈接做的好,百分之八十多的題目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答案。需要采用焓濕圖做題的題目一定要放到最后做,不管是理清思路、作圖、查焓濕圖或表、計算等都是很費時間的,而且需要較高的準確度。第一次考試由于戀戰,熱衷于焓濕圖題,最后掉入了計算的深坑,導致很多簡單題目沒時間做;第二次考前我用多個焓濕圖真題進行試驗,由于查圖的小小誤差,通過誤差累積,計算結果能完美避開正確答案的范圍,不過,這只是我的體驗,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大家也可以自己做下測試。
總之,堅持為本,效率第一。既然決定做一件事,就要抱著必成的心態,不然只能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內在的動力是做一切事情的先決條件,比如晚上睡覺的時候想想自己如果今年通過考試,是不是半夜都會在夢里笑醒呢,哈哈哈,如此那就沒錯了!最后祝大家考試順利!
?
上一篇: 如何才能在低迷的市場中掛靠出好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