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電氣工程師(供配電,以下簡稱“注電”)是小編繼一建、初級安全后通過的第三個注冊考試,按照慣例,將自己備考的一些經(jīng)驗教訓分享出來,以饗讀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經(jīng)驗僅供參考,但起碼,不要讓后來人再入我踩過的坑。
一、基礎考試
我是2014年研一參加的基礎考試,本科畢業(yè)即可參加基礎考試,建議大家也是及時考,因為知識遺忘少。基礎分“公共基礎”和“專業(yè)基礎”,公共基礎中,數(shù)學、物理、計算機是大頭,要抓住;專業(yè)基礎很難,電路、數(shù)字電子要抓住,電磁場和模擬電子部分很難。總的原則是“抓大放小,公共基礎多得分”。參考資料就是天津大學出版社的2本教材,直接做題就行,哪里的知識點遺忘了再翻教材,切忌直接看教材,因為一來非常厚看不完,二來書中的許多內(nèi)容不考。
基礎考試一天內(nèi)結(jié)束,上午120題,每題1分;下午60題,每題2分,合計240分。合格線是132分(55%),劉工當年133分壓線飄過。建議復習時間半個月~一個月。
我當年復習的時候還是第二版,封面長這樣
天大供配電基礎考試教材,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3版
二、專業(yè)知識考試
專業(yè)考試才是注電考試的重點和難點。我2017年、2018年、2020年參加了3次考試才通過,首先講專業(yè)知識考試。雖然都是選擇題,但難度挺大,因為它的多選是只有和答案完全一致才得分,少選或者有錯誤選項均不得分。舉例如下;
而且有些年份的出題老師很壞,同一本規(guī)范的題目不是連在一起,要不停變換規(guī)范。剛開始對著答案一點點來,3套題之后就差不多了,不用再投入過多精力。在復習案例的時候,均會再次涉及。我2017年專業(yè)知識上復習時間長了,浪費了時間精力。當然了,分數(shù)也很高,2017年76+82分,,2018年81+81分,2020年76+77分,均遠超合格線120分。
當然,專業(yè)知識考試也要重視,因為每年都有個別案例通過而知識未通過的選手,非常可惜。而且我三年考下來,3hour的卷子還是要2個多小時才能做完,而且挺耗體力,對第二天的考試不利(這點大家均有詬病,說專業(yè)知識考試的意義不大)。專業(yè)知識考試在第一天,上午下午滿分均100分,合計滿分200分,合格線為上下午求和120分(60%),建議復習時間為半個月(之后隨案例順便復習即可,不會忘的)。
三、專業(yè)案例考試
專業(yè)案例考試才是注電的重中之重,建議復習時間1年!首先,一定要報一個培訓班:仟帆、清風、納米、張工培訓,我報過仟帆和納米教育,推薦納米。二千多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而且錢砸進去就心疼了要學習。為啥說一定要報班呢?因為我覺得大部分的人智力沒有那么出眾。現(xiàn)在勘察設計工作的性價比真的不高,導致C9等名校畢業(yè)生從事這個行業(yè)的很少(高考還是說明問題的)。沒有貶低的意思,但是我英才學院(相當于浙大竺可楨)的同學都是自學一次過,人的智力差距真的是肉眼可見。像我的智力在哈工大也就是后1/3吧,但是我當年高考已經(jīng)是吉林省1504名/13萬理科考生了,這樣考了3次才通過。所以,除非你覺得自己聰明得不要不要的,否則,報班、報班、報班!
像直流、架空線路、繼電保護、傳動(鋼鐵設計手冊)我平時工作根本接觸不到,在學校也沒有學過,這時候老師的講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且手冊上有些公式有錯誤,老師也會更正。一定要自己跟著上課視頻把該標注的標注上,比如:這步結(jié)束轉(zhuǎn)Pxx校正。一輪主要是按大綱16章內(nèi)容來一遍,最好是都聽,然后做題。可能許多考友跟我一樣沒有足夠的時間聽直播,那就聽錄播,可以2倍速以節(jié)省時間。再實在時間少,就挑著聽。哪里不會聽哪里,像第10章直流、第16章架空線路、第14章電氣傳動我基本都不會,那么就要都聽了。我跟著把鋼鐵手冊完整聽了一遍,感覺收獲挺大,終于知道要干啥了。我的標簽是自己做的,標簽紙打底,上面貼上打印的小字,最后粘一層透明膠帶(膠帶寬度系測量后購買的),這樣提高了標簽強度和可靠性,非常方便。這個方法是初中歷史老師教的,沿用至今。
《鋼鐵手冊》非常厚,不要自己看,聽老師講
二輪老師還會再講,但是規(guī)范和手冊講得沒那么細了,選聽為主,主要做題,真題最起碼再來一遍。因為你聽老師講,思路很清晰,聽得很明白,但自己做就不是那么回事兒了,可能頻頻掉坑,可能計算總是算不對。第二輪做題,2011年(含)之前的題目可以不做了,一則時間緊,很多規(guī)范手冊已更新;二則現(xiàn)在沒有那么簡單的題目了。
三輪是考前一個半月左右,因為10月中旬考試,做真題要完整一套一套地做。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樣,平時本職工作就很忙,一套案例題目考試時間是3h,平時練只能做半套就23點了,只有周末有時間完整做一套。上午3h做(40題的都做不完),下午看錯題,一天就過去了。而且晚上做大強度的計算真的會導致睡不著。所以不吹不黑的復習時間我建議為平均每天保證2小時,其實能保證這個學習時長已經(jīng)非常不容易了。
四、考前沖刺
考前一定要把納米的幾套卷子做了。此外,考前會流出一些小道消息,往往挺有參考價值的。比如2020年短路電流IEC法真的沒考(但發(fā)輸電專業(yè)考過,而且那道題挺好,我就去做了以防萬一)。然則路邊社消息也不一定準確,大佬“北方的郎”說新增規(guī)范不考案例,結(jié)果DL/T 985-2012下午考了一組,且挺簡單。有考友抱著僥幸心理,甚至這本規(guī)范都沒買沒帶,吃了大虧!
?今年新增的985規(guī)范,考了一組性價比超高
考試中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聽納米教育老師的就行。特此提醒:
A) 計算器一定要帶2個,以防萬一;
B) 案例題的選項一定要寫在“[? ]”里面,寫在外面算違規(guī)無成績,同事黃馬云(化名)有一年就沒成績。這個考試是體力+腦力+心理的多重考驗,2天3h+3h+3h+3h的考試強度超過高考,人都感覺脫層皮。
五、Q&A問與答
本篇日志,劉工進行了結(jié)構(gòu)創(chuàng)新,設置了Q&A板塊,就一些考友關(guān)心問題進行解答。沒有提到的問題您可以在文章后留言,后臺看到后,我會解答,并更新日志。當然,也歡迎來電騷擾,因為語音的知識密度比打字快多了。
Q1:考試大綱一共16章,可以放棄下午選做題的某一章嗎?
A1:不可以!
原來我也這樣想,比如架空線路我不會,又在下午,可否不學,然后不選這組題?不行!——這個考試,尤其下午,每組題、每道題的難度不一致,你會的部分若很難,而你沒學的這部分恰巧很簡單就悲劇了,很可能考不過,我18年就沒過。而且現(xiàn)在有可能按慣例下午出的題目移到上午呢,是吧。
Q2:連續(xù)多年未考過,要不要放棄?
A2:劉工不愛灌雞湯,請自己慎重決定。
以我自己為例,17年18年的難度我真過不去,以為會持續(xù)這種難度,于是我2019年考一建(機電工程)去了,過了后再回頭考注電。畢竟手里有證,心中才能不慌,誰也不想一年一年的努力打水漂,一無所獲。
但是有一點,如果決定今年考了,元旦(最晚春節(jié))就開始復習,這一年基本就沒有閑暇時間了,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要臨行前怯考(我就怯考)。如果決定不考,去考通過率相對高的“屌絲三證”——監(jiān)理,一建,造價或者咨詢工程師(投資)也非常好呀,我們公司一建一年有3萬補貼呢!
Q3:考60分就可以,我能“保留”些實力嗎?
A3:不可以!60分不一定過!
60分是理論的合格線,但據(jù)路邊社消息,今年機讀通過人數(shù)2916,超過專家預期的1500~1800人的目標,所以復評時很多題目不給分,比如其中的3道安全題目無電路圖不給分(然則題干并未要求)。最終通過的人基本均70分以上,側(cè)面印證了此說法。所以一定要每章都學,分數(shù)越高越好,80分以上穩(wěn)穩(wěn)通過不香嗎?
2020納米教育部分通過名單,可以看到70分以下的很少
?
Q4:看群里的學霸太厲害,焦慮咋辦?
A4:不要看學霸!
那種90多分的學霸,如一休哥、如露亦如夢跟咱智力根本不在同一level上,按自己的計劃走。當然,最好找?guī)讉€考友一起復習,不會的、有疑問的可以相互討論,還能督促進度。
Q5:實在很鬧心咋辦?
A5:這個考試是體力+腦力+心理的多重考驗,千萬不要走極端。
前段時間有位北京工業(yè)大學考研學生因無法集中注意力自宮!千萬不要走火入魔,好好活著最重要,保護好頸椎、腰椎、身體。即使考不過,也要好好地活著,不是嗎?
上一篇: 注冊電氣工程師考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