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選擇在年輕時拼盡全力,同樣有的人選擇安逸樂活。回首自己的同班同學,你會發現畢業多年之后,有人碌碌無為,有人展翅高飛,彼此間出現了無法逾越的鴻溝。那些展翅高飛、思維通達、破藩籬而行的高薪人士,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苦歷程,這段歷程中有走過的艱辛、流過的汗水、和考過的證書.....那些努力考證的人,現在都怎么樣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也許能從中得到些許啟發!世界上沒有白考的證?學到的知識將會受益終身。
說說我吧,我是一名野雞大學專科畢業的學渣,陰差陽錯進了一家工程咨詢機構,沒有任何專業背景,憑著一點悟性和領導器重,做了五年工程咨詢工作后到達瓶頸,很多專業知識的欠缺迫使自己走上了考證這條不歸路。
我從自己從事的咨詢工程師執業資格開始考起,歷經四年,先后取得了咨詢工程師、二級建造師、一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證書,其中咨詢、二建和一建都是一次性通過,各種艱辛自知……
當我取得這些證書后,最大的感受是,再也沒有人因為你是野雞大學畢業而另眼看待你,行業內的大公司也紛紛向我拋來了橄欖枝,待遇也大幅提升。
更關鍵的是,通過幾年的學習,從工程項目前期決策、預算到施工、質量控制,我都有了扎實系統的理論基礎,對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是飛躍性的。
執業資格證都有一定的難度,我是一個沒有任何專業基礎的人,全憑毅力啃下這些專業知識,造價工程師因案例分析一門,我考了四年,只因我空間想象能力差,看不懂施工圖,案例分析工程量計算始終算不出正確答案,最終在選擇放棄了工程量計算題目的情況下,以100分的成績通過案例分析的考試,我可以,相信你們也一定可以。
如果你是個還迷茫在考證路上的人,我想對你說,堅定信心的考下去吧,世上沒有白考的證。即便暫時沒有取得證書,學到的知識也是終身受用的。
——愛在荼蘼
土建行業考證的佼佼者別人眼里的考霸90年生,上學早,11年末985土木工程專業畢業進入基建類國企。15年畢業4年,第一次有資格考一建,當時公司正在轉型市政行業,選擇了市政。16年因為負責項目結算,深深感覺做施工不懂造價等于抓瞎,所以又選了造價。17年準備消防,本來16年就有計劃,但按緊迫性把造價放在了前面。最后的結果是,綜合差1分……18年因為工作需要,備考一建水利增項。時間投入充分,單復習一門實務此時對我來說已經是精益求精的復習過程了,118分順利過~我應該算是同齡人中土建行業考證的佼佼者,別人眼里的考霸……按周歲算,24歲二級結構工程師;25歲市政一級建造師;26歲注冊造價工程師(土建);28歲一建水利增項,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
再談一下對考證的認識,以及對我生活的影響:
1.個人職業崗位的提升。同等條件下考慮提崗,大概率是有一建證、造價證、安全工程師證的先提。
2.最重要的不斷學習和求知的心態。備考越深入,越感覺想了解的知識更多。即使考過了一建和造價,仍然要接觸新的工藝,管理模式,及地方造價規定等。
3.對自我時間的把握能力提升。當你制定一個目標,要求自己毫不動搖地實現它時,那你會逐漸進入一個可控掌握自我時間的良好狀態中。
4.平衡考證和工作。考證通過和升職加薪其實并不完全等同,還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站在領導角度考慮,神煩那些一提考證掛證加薪就來勁,一到工作就敷衍了事的員工。
5.無論考試規定是幾年滾動通過,永遠只做一年考慮。連續通過考試其實是一個習慣成功,大大提振自信心的過程。反之,車輪戰是會帶來很大挫敗感的。
——竹杖芒鞋
如果時間充裕,能考就先考吧
當年看上一個建筑行業的小哥哥,為了多點時間相處,小哥哥說想看書考一建,我自告奮勇陪小哥哥一起看書考證。當時啥也不懂,聽說市政兼職費用高,通過率低,就默默報了市政,想著反正是打醬油。結果,我四門全過了,而小哥哥實務沒過!第二年,小哥哥繼續備考,我又報了增項陪考,然而,小哥哥還是沒過,我卻又過了!
從此,就沒有然后了!(先哭一會)想著小哥哥跑了,揣著證書也不能浪費,就帶著證書去設計單位應聘行政,場景大約是這樣的:管理類專業畢業,建筑類技術崗位的工作內容基本不會,只想應聘行政崗!面試很順利的就過了!
行政崗比較閑,有事沒事在技術同事邊上晃悠,他們忙不過來的時候就幫幫一些簡單的忙,后來自己轉崗做技術去了!(真是想不到吶)
做了沒多久的技術,發現技術崗真是加班加到昏厥,又懷念起考證的日子,似乎有點上癮,又報了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暖通)的理論,非常艱辛的過了理論課,結果轉行到非建筑行業,發現暖通的案例無法報名了。。。。。。
至于薪酬,這些證書管了我這么多年的溫飽。最后,感謝一下當年那個小哥哥吧!
——眼角淺藍
決定話語權與收入的還是你的專業知識
14年過一建,16年過造價,評中級職稱。做過咨詢干過施工,做過標底投過標。運氣比較好,在30歲前考到了這些證。
過一建的時候才26歲,說實話因為是一次性過,還是有點膨脹的。剛知道成績那幾天人走路都是飄著的。
借著這個證,年初換了個稍微好點的單位。報道第二天大概了解了一下情況,瞬間癟下去了。
部長大我兩歲,一建造價雙持;一個安裝的,一建造價國監都有,還是評標庫專家,江蘇省定額參編人員;幾個小年輕一個河海一個武大,工作年限不夠還沒能考……
我就一個一建還是個專科生,算個啥哦,還膨脹個什么,夾起尾巴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吧……
決定你話語權的,決定你收入和生活的,還是你的專業知識。
一建和造價兩個證書,我感覺有兩個最大的用處:一是證明你學習能力很強,二是作為去更好平臺的敲門磚。剩下的,就是多一份補貼收入,和一份裝X的資本。
——三言兩語
在職場,所謂高薪,其實并沒什么捷徑,無非是玩命地工作、玩命考證并和自己的專業死磕到底!所以,想要升職加薪的小伙伴們,現在就開始你的考證備考之路吧,加油!?
上一篇: 機構新套路,需要考另一本證書才能把手上沒用的證書掛出去
下一篇: 扒一扒工程師考證過程中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