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木工程本科畢業(yè),18年以前在中字頭國企(制造類)上班,工作還算輕松。18年初跳槽到房地產(chǎn)開發(fā)單位,所以一直在計劃職業(yè)資格考試,15-16年考試通過二級建造師考試(建筑+水利)。16-17年通過一級建造師(建筑)考試。19年10月升級為一名父親,現(xiàn)在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很滿意和幸福。
一直都有考一建的想法,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規(guī)劃自己的考證計劃,考證不一定要掛證,證明自己具備執(zhí)業(yè)資格技術,為進一步的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持,能力不是證書能夠證明的。
二建考試,相對輕松。一次性通過,第二年增項水利。在備考一建之前可以用二建試試水,知道一下深淺。
下面325建筑網(wǎng)小編主要談談一建:
學習規(guī)劃
如果工作很忙,那從盡早開始吧,把知識掌握的越扎實越好,因為不知道哪件事情會占據(jù)了你的時間,有可能工作就會占據(jù)你很大的時間。我備考一建時的復習學習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大致算下來有一年的時間。16年本來備考的專業(yè)是市政,奈何考下來就是88分…其他三門均通過,17年實務重新備考建筑,還是由易到難(也是自己本專業(yè))。只剩一門實務,壓力也不小,考不過就四門成績都作廢了。
如果是想省事,花錢加一個學習輔導群,找人帶一帶,幫忙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輔導一下難題,還能省去收集、挑選視頻資料的麻煩。我是氪金,只在網(wǎng)上搜了搜免費的課件,每一門課程基本都是看了兩遍課件(兩個培訓老師的)。教材也是買的盜版,本著一個原則:能用即可。
如果是全職備考的話,可以開始的晚一些,戰(zhàn)線短一些對毅力的挑戰(zhàn)小一些,遺忘的也要少些。我不是全職備考一天除了工作外還能學習五六個小時,晚上一般就是看書或看課件到凌晨2點左右,上班空閑下來就是坐在電腦前看課件。
時間分配
各科的時間和經(jīng)歷分配:法規(guī)+經(jīng)濟+管理<實務。
一定要記住:實務沒過等于零,回三缺一歸零。學習的順序我建議是:經(jīng)濟、法規(guī)、管理、實務,這也是按照難度的自然規(guī)律遞增。
三門公共課的難度,我覺得最難的是管理,也有人說經(jīng)濟更難一些,這個就看個人擅長什么了。總體來說對比實務都是渣渣。
你要相信,自己不是天才也不是笨蛋,大家的腦容量都差不多,只是看你付出的努力是否能達到質(zhì)變的水平,不要抱著僥幸的心里,不管你戰(zhàn)線的長短,時間量都要這么多。不要看別人花幾個月通過,關鍵要看別人花了多少小時在學習上。時間上我的安排比例:經(jīng)濟<法規(guī)<管理<實務,但實務一定要和管理綜合學習,成效才能顯現(xiàn)出來。
關于看書
我們的目的時通過考試,學習的時候可以功利一些。拿到新書第一件事就是在前面的目錄上標注分數(shù)的分布情況。公共課根據(jù)真題的分值分布來分配各個章節(jié)的時間。而且一定要先自己看書,不要先看課件免得先入為主。
一建考了這么多年,重復率是很高的,考的知識點就是那些,只是換了一個場景接著考。輕者恒輕,重者恒重,多研究真題,把真題弄的滾瓜爛熟,通過肯定時沒問題。
實務跟公共課就不一樣了,公共課,有的考友說把真題當教材,教材當字典都能過,但是實務不行,實務是一個盲點都不能有,書上的每個細節(jié)都需要認真看,都可以能出題。實務想過,把教材認真過3遍是標配,我17年建筑實務大概過了5遍…本人自信勤能補拙。并且還必須是認真的看,你偷的每一分鐘的懶,最后在分數(shù)上都會體現(xiàn)出來。
關于做題
上前面已經(jīng)說過,一定要重視真題,答題技巧和對時間的掌控都是從這里來的,真題不僅僅是要做,而是研究,研究解題方法,答題技巧和踩得分點。
我不建議使用考題軟件,真真正正的自己拿筆把真題做一遍,按照考試的時間來模擬自己考試,考完試針對題型在教材上標注考點,并做解析。建議只做近三年的真題,而且是踏踏實實的做。
考試前兩個星期務必回歸課本和真題,別的題都不要看了,包括滿天飛的押題。真題仔細琢磨,同時回歸課本。
只要合理規(guī)劃,認真學習。課本會從厚遍薄,知識考點會由少到多,了然于胸。
最后,重要提示:考試要好好寫字!
上一篇: 325建筑網(wǎng)怎么樣?
下一篇: 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經(jīng)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