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一下“靠譜的掛靠企業”。合理避坑,保留充分證據,保障個人權益。
企業靠譜程度排名:國企>民企;大公司>小公司。無可厚非。
國企最容易甄別,也最安全,價格可能相對也最保守。
民企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盡量找自己直接或間接熟悉的行業或者單位。
對于不熟悉的行業和企業,通過某查查、某眼查平臺可以初步了解一下企業資質、信譽、法律糾紛等問題,可作為輔助的判斷依據。
避坑,主要是企業和簽約兩方面。這里,已經進入與單位直簽的階段,不再討論黑中介的問題。
關于企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再強調一下,自己直接或間接熟悉的行業或單位,最靠譜,盡量找這些單位。
其次,如果只能找到陌生的合作企業,那就需要多留心,不要過分依靠網絡平臺(即使是四庫一平臺這樣的官方網站)的資源信息。
因為有的公司可以資質外掛,那它名下就會有很多業績。資質和業績信息并不能作為判斷此類公司是否靠譜的依據。
如果真遇到這種公司,前期不容易判斷可靠與否,只能寄希望于后期合同和協議簽署時,盡量保障個人權益。
關于簽約,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社保(有的地方也要求一金)唯一是必須的,這是最基本的保障,否則證書如果被注銷,損失只能是自己的。
其次,盡量不要押個人證件在公司,否則,后期如有變動,主動權不在個人手中。
最后,除了在證書使用協議中注明公司需支付的費用金額和方式,以及違約解決辦法外,還要補充個人的個性需求:如配合考試出具資料證明、配合開具工作證明、解聘證明等等。
其實,寫到這里,真心寫不下去了。
悲觀講,證書使用協議其實只是一紙君子協議而已。這種類似賭博的行為,并不受法律保護。我們能最大程度保障自己權益的,更多是在簽約前尋找合作企業的階段。
靠譜的企業都相似。不靠譜的企業形形色色。有提前解約的,有到期不退還證書的,甚至有跑路的。
果真不幸的話,我們只能回歸初心,衡量得失,降低損失。
跟不良企業斗爭的經驗,本人尚有不足,此處不便多做分享。
下一篇: 失業保險 !延至明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