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沒有人去施工單位 ?施工單位現在不行了嗎?原來是太卷了。
昨天跟中鐵X局一個子公司的HR聊天,他說現在大學生也不好“騙”了,即使“騙”進來了,兩個月不發工資,也都跑了。哪怕進來了按時發工資,看到到手4000的收入,還是果斷拎著桶就跑了。于是前兩年,他們上級頒布了一個文件,項目每走一個畢業生,扣經理、書記每人5000塊,公司整體辭職達到20個畢業生,扣總經理kpi考核分數。
一看到這消息,人力部門坐不住了,扣經理、書記的還好,哪能扣領導的錢,給見習生加錢,必須加...
于是,他們準備給7月份入職的見習生漲薪到稅前8000。嗯,比前幾年的見習生多了2000,甚至比轉正后的助理工程師還要高一點,就突出一個離譜。上一個辦出這種事的單位,好像是中建X局西南公司吧。
為什么畢業生都不愿意去施工單位了?之前跟一個粉絲朋友聊天,他跟我講過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他們的安全總監,跟他關系處得非常好,有一年過年他值班的時候,安全總監跟他說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讓他別太積極。總監說畢業那年冬天,有一次檢查,讓上塔吊上看看,當時檢查的就只有項目經理、總工和剛畢業的總監跟著。經理朝他使了個眼色,為了好好在經理面前表現一下,他就上了。爬到一半他就后悔了,到了最頂上,塔吊晃動的幅度大概有一米多,他差點尿了褲子,但還是硬著頭皮查完了。下來以后,分包啥的都湊了過來,檢查的人直接對著總監說:“就你這膽子,還干啥施工?”本以為經理會安慰一下,結果人家啥話沒說就走了,剩下一堆分包的人對他假裝關心。總監說從那以后他就心涼了,但是為了生活還是留了下來。
第二個是他們總工,各種證書在手,也熟悉各種規范,做人也很是老到,對分包和和氣氣,對業主稱兄道弟,對自己人更是沒的說,是大家心中的絕佳領導。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業主眼里還是啥也不是。有一次他去找甲方簽字,還沒敲門,就聽到他們在里面大聲討論:“**總工,真以為自己多牛X,一個泥腿子帶著幾條工地狗,還天天以央企自居,真以為央企和他們這群垃圾有一毛錢關系?”聽完之后,他心態就崩了。
我還記得他講完這兩個故事跟我說的一句話:“小編,施工單位,啥也不是..”
其實對我來說,粉絲朋友講的這兩個故事倒也還好。工作嘛,肯定有一定風險,不想去就不去,別委屈自己;至于地位方面,你在背后罵人家,人家何嘗不在背后罵你?在我看來,施工單位年輕人現在辭職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還是蘿卜坑太少了。如果把施工單位比作一個碗,那十年前這個碗是空的,只要進去,就會有一席之地,我想三總五項就是這么來的。
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碗快滿了,但是需要往里倒的水反而更多了,尤其是這兩年地產暴雷,更多的人涌入施工單位,那就不是誰來都有一席之地了?,F在三總五項,那都是騙鬼的。你苦苦的熬,踏踏實實的干,三年,運氣好的話,可以到部長,8到10年可以到副職。普通點的,運氣差點的,8到10年可能還在技術員打轉。十年前,整個行業快速發展,吸引了一批人,占領了各個崗位,他們中年齡最大的也就50來歲,小的只有30來歲。也就是說,我們這個行業,這十年來很少有人退休,人才接近飽和。
這種情況,誰還來?狗都不來...聽老前輩說,他們以前都是靠獎金、過節費養家糊口,工資都能存著,現在什么獎金、過節費都沒有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施工單位的沒落。
當然了,如果你頭比較鐵,還是可以來的,只要你足夠優秀、足夠努力,8-10年還是能當副職的。副職,雖然發不了財,但是也餓不死。
嗯,無非就是幾個月回一次家嘛,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你說是不是?綜上,為什么年輕人不愿意來,我個人認為一是沒有上升空間,二是付出與回報比數值太小。
要去也得去海外的施工單位,錢和生活,總要占一個吧?是不是?
下一篇: 二建和二造那個比較容易考?那個更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