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接上回
“干我們這行的,每逢到了4月份,就會很關鍵,因為市面上基本上能轉注的證書很少,而新證要到5月份才能下來,企業在這個時候找證,無疑是非常舍得掏錢的,各位同行用的招數也無所不用其極,都想賺更多的差價。有些業績差的中介眼紅別人的業績,眼看著這么好的機會自己卻一點兒客戶都沒有,就想出了一些奇怪的方法。比如,故意夸大不利消息,忽悠企業抓緊找證,忽悠人才盡快低價出證,反正企業不愿耗費人力物力去找人才,人才也不會耗費精力去一家一家找企業,這個市場基本上被我們壟斷了,畢竟供需雙方都想省事。說到夸大不利消息,這個是最有效的,每當政策出來的時候,我們就從各種不利的角度進行分析,讓企業著急,讓人才著急,只有雙方都著急的時候,這個合作就達成了。
有時候,市面上的確證書太少了,企業特別的著急,不斷的提高傭金,但是就是沒有人才能提供證書,眼看著大塊肥肉就在嘴邊卻咬不到的時候,有些同行就鋌而走險,放棄底線,編造一些消息,企圖讓證書市場波動,從中獲利。比如最近政策走向有資質改革,試點審批權下放等等,有些同行根據這些內容,以及經常跟企業打交道對人員配備的熟悉度,總結出一些消息,然后傳播開來,然后趁機降低證書的價格,賺一筆。每年到了4月的時候,都會有一波這種消息,也有不少人借著東風,狂掃一筆,拿給排水舉例,一年期給企業報價18,一開始給工程師報價16,然后同行們看到發出的消息后,迅速統一行動,把價格再降到15,14等等,讓工程師們有危機感,有的工程師禁不住價格波動,就出證了。就這樣,潛在客戶終于出來了。就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是有的。
未完待續........
上一篇: 一位證書掛靠中介的自述(二)
下一篇: 機智考生“反殺”黑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