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勒索
最近出現了一批黑中介,在證書到期后,人才要求轉出時不給轉,要人才拿贖金才給轉,少則幾千多則上萬。這種主要是證書在中介手中,所以必須要求只有注冊證放在企業,并且要聯系到企業確認收到證書,以后續簽或者轉出直接和企業對接,不通過中介,其他證用完后立即拿回。現在也有些黑中介,先簽協議(價格可能高點或者就是一般的價格),然后也順利注冊到企業了,收到企業的款后,比如開始給人才簽的5W,收到款后說只給4.5W甚至更低,要就給,不要就算了,你只能接受這個價格,還不能出去亂說,否則舉報掛靠。甚至還威脅另外還有一種更惡劣的,直接威脅人才以 舉報勒索,甚至要求全部退兼職費用。所以再次強調,小中介很可能出現各種無法預測的情況,最好找大些的中介,大中介再套路為了做業務還不至于黑到如此地步。還有遇到這些情況不要隨便妥協,一是盡量在簽協議時是兼職協議或者勞動協議,有成功打贏官司的再判決時認為是可以兼職的,不違法,最多是違反部門規章制度。你想下被勒索了相當干沒掛和少掛,你再掛出去里中介還可以繼續勒索,里中介嘗到甜頭了就會像蛀蟲一樣一直勒索你,大不了不掛了唄。而且黑中介的這種行為是觸犯刑法的,留好證據,直接報警。
2、中介冒充人才pian取信任
有些中介用一個號加進人才群,冒充人才,看到信息后用另一個號加人才,問怎么知道的,一般都說朋友介紹的之類的。中介主動加你的,幾乎就不要理。還有打著企業直簽、建立建造師自已聯盟這些旗號,然后在各大論壇軟文推廣(特別是大家論壇,算是建造師最好的論壇),我仔細查看了一下,同一個 ID有的帖子說自己是建造師,有的帖子說自己是資深中介,然后下面是水軍無數,同一個群有"建造師"在推廣,有中介在推廣,實際都是中介還的馬甲。進了他們的群就會發現,你要是知道某個企業信息給大家分享下都要被踢,觸動他們的利益了。群里的群主管理都是一些"建造師人才",實際是中介自己的號,那些中介一個人都是幾個號,有些jia裝人才(特別是群主、管理,為了拉近和人才的距離而冒充人才),時不時就以"人才"的身份幫中介推廣下,或者當下拖。時不時的會有人才(包括群主管理)發紅包,感謝從某中介順利收到尾款,這里面有真有jia,然后這些中介在群內就建立了一定的信譽,更容易低價收到證書,很多人才想的是即使價格低點,安全就行。這種不完全是pian子,但取得人才信任是靠套路,而且價格大部分是偏低的,還有企業直簽面簽也是噱頭。還有低級點的版本就是中介建群,自己再放些號jia裝人才當拖了,這種群中介的價格普遍較低。
3、企業面簽或直簽
因為現在兼職市場中介嚴重不規范,套路太多,導致現在人才對中介很不信任,為了消除人才的疑慮,一些比較誠信的中介支持面簽。面簽就是個人直接到單位簽合同,不管是中介介紹的還是其他人介紹的,所有證件材料一律只提供給單位,驗證材料,看著單位現場簽字蓋章,包括證書信息編號、掃描件,絕不要給中介,以防上當。面簽的好處;核實是不是直實的施工企業;認識了單位對接負責人和領導,處好關系,以后好辦事,這個是最重要的;拿到領導聯系方式,防止下面的人搞鬼∶現場核實最能了解單位實際情況,特別是項目情況。這些事簡單的寄合同不能比的。面簽一定是去企業辦公地點,而非中介辦公地點,中介的皮包公司和合作公司都可以拿到公章以企業名義簽合同的,去企業辦公地址現場考核,有不對勁的地方就不要簽約,比如辦公地點企業掛牌的信息不一致,有的中介會pian你說是企業才買下的公司,或者辦公地點正在裝修之類的,反正就是要多留心眼,不要輕信。
當然,這也成了現在一些中介的新套路,有些中介(或者本身就是資質公司)打著直簽面簽,大部分是噱頭,企業大部分是資質公司。因為大部分情況下人才在外省,人才自己也沒有時間去現場考核,這種中介就順水推舟,說那可以先跟企業簽合同。面簽一定是企業報銷所有費用去企業辦公現場考察后再簽訂合同(大部分企業不太可能沒有確定的情況下給你報銷,本地的還現實些,外省的費用不低,最后要是不成呢, 企業不太愿意擔這個風險),最后實際情況就是沒有面簽,換了個說法直簽,就是直接簽的是企業的合同。這里面貓膩就多了,可能是中介的皮包公司或者是資質公司,因為很容易拿到企業章,甚至還有中介私刻jia章。中介發的信息基本都是新辦資質,大概率是資質公司。如果真實支持面簽的(不給提前報銷費用的都是要流氓),還是值得表揚和推薦。
面簽需要注意的事項;
(1)和做資質的人員接觸下,看看是不是新人,新人的話做事很有可能會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自己把握,問一下單位在建工程有哪些,讓他提供一下在建工程的材料看看,主要是看施工地和起止日期和工程相關其他信息,目的是核實這個單位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施工企業。
(2)簽合同一般情況下做資質的人沒有這個權利,會找單位負責人或者起碼也是部門負責人簽字蓋章,可以找這個負責人談一下,問問單位情況、經營范圍、主要施工項目性質、工程周期、一般的項目合同額大小、單位人員數量、部門架構等,盡量多地現場了解并核實,最好留一個負責人電話,以防將來直接對接的資質人員辦事出問題,可以讓他做事有點顧忌,有問題可以直接和他上級溝通。
(3)個人建議碰見面簽的企業,第一次去看的時候無論中介還是單位人員肯定會極力鼓動你簽合同,這時候盡量不要頭腦發熱,個人建議第一次不要簽,給雙方留個臺階,回去重新搜索一下信息,核實一下看到的東西,感覺合適的話,喊一下給你介紹的中介,再去一趟簽合同最好。
現在已經有人面簽可能第一次去單位就被皮包公司被pian了,建議一定要核好中介說的面簽單位是不是真實的施工單位,大家謹慎。當然也不要有huai心思,比如跳單拿到更高的價格,除非你了解到中間的差價確實太多,只要在合理范圍內中介也掙的辛苦錢,何況跳了中介,中介還可以去舉報你。
上一篇: 證書掛靠如何避免黑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