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你是不是還處在不滿現狀的路上。想要改變現狀,卻不知從何處著手,明明自己很努力,可升職加薪就是沒有自己的份。明明你想盡辦法來創業,卻每次都是失敗而終。這到底是哪里出現問題呢?
王哥,人到中年,重點院校畢業的高材生,明明總是很努力地在工作,可數十年如一日的維持不變,奮斗在自己的崗位上。
盡管王哥拼了老命在奮斗,卻總是原地不動,穩在基層,所以形象地被同事稱為王師傅,送走一波又一波接班人。
如何才能改變現狀?如何才能升職加薪?這已經成為王哥最迫在眉睫的人生大事。人到中年,還依然奮斗在基層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大有人在?
這些人和王哥一樣,他們不是不努力,而是很努力,很認真的在工作,在提升,可就是不入領導的眼,不被命運眷顧,總與機遇擦肩而過。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讓王哥來說,他之所以認真工作,并不是熱愛,是為了升職加薪。畢竟同樣是同事,誰不想擁有高工資呢?
但如果你問王哥,你想要的高工資是多少?他卻答不上來,最后只是笑笑回答道:“當然是越高越好了!”
如果你也是為了以高工資為目標來努力工作,你又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我身邊很多同事也是如此,平時看著努力工作,但卻沒有正確的目標。
只是當工資下發的那一刻,才會抱怨工資低,不夠生活費,只能當個月光族。卻從來不去思考,是什么讓自己擁有低工資,是什么讓自己處于這個狀態,如果改變等問題。
對于職場是35歲還在基層奮斗的員工來說,造成他們穩定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出現了問題。
從而導致他們每天的目標也非有效目標。不信你看看,但凡有成就的職場人士,他們想的不是怎樣讓工資更高。而是如何完成自己定制的目標。
目標不是越大越好,目標要結合實際,越具體越容易對標考核越有效。對于想要高工資的人來說,高工資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不是一個有效的目標,所以他們面對愿望,只能望洋興嘆。
人到中年,還如新入職場的小白一樣,在基層求生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缺少改善現狀的有效方法。
哈佛大學曾關于目標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跟蹤調查。其對象是環境、智力、學歷等差不多的年輕人,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有短期清晰的目標;3%的人有長期清晰目標。
25年后,3%者25年不曾更改目標,成為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的人成為中層力量,60%的人沒什么成績,27%的人抱怨社會,生活在最底層。
所以人生不能沒有理想,更不能沒有目標,那如何定制一份屬于自己的目標呢?SMART原則就給我們指明了方向。
1.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在相關性(Relevant)
5.目標必須具備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3個方面。
1、清晰的力量
目標一定要具備,可視化, 能讓人一目了然地知道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如何克服目標實現過程中的阻力。
2、定期復盤
在為目標奮斗的過程中,學會利用復盤來修正目標的正確性,保證讓其在最快最通暢的路上行進。
3、獎勵。
能量的補給渠道,可以讓你在動能滿滿的情況下,輕松有效地實現目標。
下一篇: 秦皇島:五項措施推動老舊小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