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墊層的驗收規范:
1、擴展基礎的墊層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10。
2、水泥混凝上墊層鋪設在基土上,當氣溫長期處于0℃以下,設計無要求時,墊層應設置伸縮縫。
3、水泥混凝上墊層的厚度不應小于60mm。
4、室內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墊層,應設置縱向縮縫和橫向縮縫;縱橫向縮縫間距均不得大于6m。
5、墊層的縱向縮縫應做平頭縫或加肋板平頭縫。當墊層厚度大于150mm 時,可做企口縫。橫向縮縫應做假縫。平頭縫和企口縫的縫間不得放置隔離材料,澆筑時應互相緊貼。企口縫的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假縫寬度為5~20mm,深度為墊層厚度的1/3,縫內填水泥砂漿。
6、工業廠房、禮堂、門廳等大面積水泥混凝土墊層應分區段澆筑。分區段應結合變形縫位置、不同類型的建筑地面連接處和設備基礎的位置進行劃分,并應與設置的縱向、橫向縮縫的問距相一致。
7、水泥混凝土施工質量檢驗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 的有關規定。
8、水泥混凝土墊層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墊層厚度的2/3;含泥量不應大于2%;砂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9、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小于C15。
10、墊層材料有粒料和無機結合料穩定土兩類。粒料包括天然砂礫,粗砂,爐渣等。采用粗砂和天然砂礫時,小于0.074mm的顆粒含量應小于5%;采用爐渣時,小于2mm的顆粒含量宜小于20%。
基礎墊層的驗收要求:
1、復合地基樁頂設置砂墊層、碎石墊層、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墊層時,墊層應與樁頭完整密貼。
2、土工合成材料進場后應整齊堆放在料棚(庫)內,避免陽光照射,并保持通風、干燥和遠離高溫源。鋪好后應及時按設計要求覆蓋,不得長時間受陽光直接曝曬。
3、嚴禁碾壓及運輸等設備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上行走作業。土工合成材料砂墊層第一層填料壓實應從兩邊開始循序向中間進行,當土工合成材料上的墊層和填料厚度大于0.5m時方可采用重型壓實機械碾壓密實。
4、砂墊層應采用天然級配的中、粗、礫砂,不含草根、垃圾等雜質,含泥量不得大于5%,用作排水固結地基的砂墊層含泥量不得大于3%。
5、碎石墊層應采用級配良好的礫石或碎石,最大粒徑不得大于50mm,細粒含量不得大于10%,且不含草根、垃圾等雜質。
6、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種、規格及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進場時應進行現場驗收。
7、砂墊層、碎石墊層鋪設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8、土工合成材料的鋪設層數、鋪設方向和連接方法應滿足設計要求。
上一篇: 內蒙古推進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