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迅猛發展,人才卻相對缺乏,不少中小建筑公司不惜重金租證,掛證現象還蔓延至醫療、園林、會計、美容、教育等行業,形成一條利益鏈——
當前建筑行業執業人員資格證書掛靠亂象叢生,存在“人證分離”現象。為此省住建廳近日出臺措施,對我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的項目管理人員嚴格實行備案制度,強調“人證合一”。
記者昨日調查獲悉,不僅在建筑行業內“掛證”行業形成利益鏈,在其他行業中,“人證分離”的現象也愈演愈烈,甚至形成了完善的一條龍體系。
“我考到了一建資格證,誰需要掛證的?”在福州幾個房地產從業群里,這樣的消息網上常常可以見到,還會有許多熱心的人幫忙牽線搭橋。為了讓公司資質達標,一些建筑業企業常花錢讓有執業資格的人將執業證書掛靠到公司,這就是“掛證”。
三年前考取了一級注冊建造師的資格證后,在福州一家建筑工程公司上班的林先生就在工作之余多了一筆外快——不用操心,在家就可以輕松每年收4萬元,原因是他把這個證書掛到另一家建筑公司。不過,林先生并沒有就此滿足,他還在準備其他證書的考試。“如果獲得了注冊給排水工程師資格證,掛靠3年起算,總共能獲得38萬元到40萬元的掛靠費。”林先生說,由于掛靠費用很高,在建筑行業,但凡是“有一點追求”的,都會把大量的時間用于考證。
業內人士表示,按建設部門規定,建筑施工企業要升級資質或保級,應配備專業注冊人員。目前國家對建筑工程公司資質的評判指標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看建造師的數量,至于這些建造師是不是掛靠來的并不深究。《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及其實施意見規定:申請特級資質的企業應具有與特級資質承包范圍內各類別工程相對應的各專業注冊建造師不少于5人。但福州房地產行業迅猛發展,人才卻相對缺乏,所以不少中小建筑公司只能不惜重金求租證。這些公司在辦理資質時也樂意租證,用證書代替人才。因為聘用一個高級工程師一年怎么也得上6位數,而租個證就便宜多了。因此“掛證”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不僅是建筑行業,設計、監理、招標、資產評估、工程咨詢行業都存在這種情況。
那么實際掛證行情的價位是多少呢?記者從福州多家建筑工程公司的負責人那里獲悉,業內有統一流傳的行情表。里面的數字會上下浮動,但總體的行情差不多。
如果是注冊電氣工程師,發輸變電3年的掛靠價格是70萬元到80萬元,供配電3年的價格是34萬元到45萬元;如果是注冊暖通工程師,掛靠價格是3年42萬元到55萬元;注冊給排水工程師,3年掛靠費用是38萬元到40萬元;注冊動力工程師,3年掛靠費用是35萬元左右;注冊巖土工程師,3年掛靠價格是28萬元到35萬元。此外,一級注冊建筑工程師的掛靠價格是2年15萬元到22萬元,二級注冊建筑工程師的掛靠價格是1年2萬元;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的掛靠價格是3年15萬元到20萬元,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的掛靠價格是3年6萬元到12萬元;一級注冊建造師的掛靠價格是1年3萬元到6萬元……
掛靠還分兩種情況,有兩種迥然不同的價格:一種是“掛證不掛章”,也就是租證僅限給一些企業提高資質;另外一種是證和章都掛靠,也就是被掛靠的企業可行使掛靠人的權利。拿二級建造師來說,掛證是僅將二級建造師證書借給企業辦理資質升級等服務;而掛章則是將建造師和此安全考核證壓到具體的項目上,要承當工程法律責任,所以大多數掛靠人都選擇前者,因為后者的風險太高了。
其實“掛證”的“行規”還有很多。業內人士表示,證書掛靠有“十大”行規,除了掛證不掛章外,還有不參與投標、社保另算、注冊期簽約等。如持證人需要掛靠本人證書時,一般證書僅用于企業升級資質或保級,不用于招投標或掛項目,不參與審圖等工作,如需要則費用另算;多數一級證書(如一級建造師)及設計類證書(如建筑師、結構師)掛證者掛靠協議簽訂時間一般為一個注冊周期(如2年或3年),費用分為每年支付或3年一次付清。
此外記者也發現,目前建筑類資格證掛靠已經到了非常完善的地步。采訪中,記者以一個剛剛考過證的從業者的名義咨詢福州一家中介企業,他們提醒說,由于初始證注冊新單位對企業而言流程相對繁瑣,而已注冊證書的持證人對證書掛靠市場行情的把握度較高,基于這兩方面原因,初始注冊的掛靠費用一般會低于轉注冊的掛靠費用。因此他們建議記者,新考出初始證后,要盡快升級為轉注冊證書,先找個單位注冊,不要在乎第一次的費用。
建造師資格證行情不錯,其他證件也有相當的市場空間,據了解,醫療、園林、會計、美容、教育等行業都可以掛證。而在百度上搜索福州掛證中介,會有很多中介的聯系電話出現。記者撥打了幾個號碼,他們表示目前含金量最高的還是建筑行業資格證,其次是執業藥師、執業醫師等。
中介表示,不少藥店根本就沒有執業藥師,特別是單體店,一般都是租別人的執業藥師證,執業藥師證掛靠的年限一般是1年,年回報5000元左右,想續掛的話可以續約。執業藥師主要是提供用藥咨詢,無處方權,風險較小,因此租證市場日漸升溫。楊先生說,執業藥師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者并不沖突,同一個人可以持有三種資格證書。所以有些醫務人員獲得中級或高級執業藥師資格證后,會把初級執業藥師資格證書租借給藥店。而醫師資格證書的掛靠價格就比較高了,執業醫師的掛靠報價在1萬元到3萬元之間,護士資格證書按照不同地區,價格也在3000元到1萬元之間。但這些證件的掛證行情與建筑業相比實在太低,所以一般中介只是順便操作,“主業”還是建筑業。
資格證書租賃看上去是一種“雙贏”的買賣,但福建中美律師事務所林律師表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國家頒發的相關資質證書均應由本人持有和使用,不得私自出租或轉借他人。將證書租給他人使用,很可能導致證件所有人面臨承擔行政處罰和民事責任的雙重風險。
實際上,我國許多職業資格認證管理條例中都明確規定不得人證分離。如《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中規定: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資格證書、注冊證書和執業印章都是違反行政法規的行為,如果相關部門進行清查,持證者將面臨行政處罰,證件會被注銷。可以說,“人證分離”隱藏安全隱患,可能會引起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事故,“掛靠”有風險,一旦發生事故,不僅企業方要承擔責任,證書的持證人也要承擔法律責任,甚至面臨刑責。
實際上對這樣的規定,掛證者也不是不知道。記者獲悉,目前掛證雙方一般都會簽署“規避風險”的私下合同,比如在合同內容中聲明,證件持有者將證件出租以后只能用于企業的資質升級和注冊,不能用于企業的招投標等。但對于這種私下訂立的合同,林律師認為,盡管證件掛靠者會在這種合同中申明“掛證不掛章”,可證件被某機構租用后,一旦出現責任認定,就不可避免地要追究持證者的責任,此時甲方向乙方提出的“掛證不掛章”和其他使用證件的條件都不受法律保護,因為這個合同的前提是違法的。例如,近幾年掛靠行為導致嚴重后果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上海“樓倒倒”事件。該項目的監理工程師將個人資質掛靠在施工企業,其本人從未去過施工現場,最后一樣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但利益的誘惑是巨大的,隨著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的飛躍發展,掛靠價格一路走高,大多數人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跟風而上。此次我省建設部門再度規定,一旦發現“人證分離”、管理人員不按規定配備、人員不到崗履職的,將根據情節,予以通報批評、限制承接業務、與企業信用體系掛鉤等處理。但業內人士私下表示,其實住建部相關文件早有規定,證件掛靠在房產開發或建筑企業,本人卻不在企業從事相應的工作的,屬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的,將嚴懲企業、暫扣或吊銷掛靠證書。但建筑業證書掛靠現象確實存在,比較普遍,目前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