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在問:“到底什么證書最值錢?”有人說是注冊巖土工程師、注冊電氣工程師(發輸變電)這樣穩定抗跌的老牌證書,也有人驚嘆某些一級建造師小專業(如鐵路、礦業)年收入突破20萬,甚至還有人推薦考司法考試、注冊會計師,目標是進投行年薪百萬。
但在建筑圈內,真正公認含金量最高的證書,往往不是單純的“一級建造師掛證”,而是——帶業績的一級建造師。
目前國家建設市場監管平臺“四庫一平臺”中,建造師業績被清晰劃分為四級:A、B、C、D。
A級業績:由省級住建主管部門認定,往往是超高層建筑、跨江跨海大橋、大型機場、水利樞紐等標志性工程,是技術負責人能力的強力背書,也是企業資質升級和項目投標的重要砝碼。
B級業績:由市級主管部門認定,通常為大型住宅小區、中型商業綜合體等工程,是晉升A級的“墊腳石”。
C、D級業績:主要為普通工程項目,雖然數量多,但對企業申報高等級資質或投標大型項目的實際幫助較小。
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在“四庫一平臺”中備案清晰、可查詢、可驗證的A/B級項目業績,而不是紙面上“干過多少項目”的空談。
一句話總結:稀缺性決定價值。
尤其在企業新辦資質時,建造師的業績就顯得至關重要。因為新成立的公司本身沒有過往工程業績,若想申報資質,只能依賴技術負責人的業績。而一個擁有頂級資質證書和A類業績的一建,就是這類企業的“破局者”。
試想,一家新設的水利公司想要拿到總承包資質,沒有業績怎么辦?只能靠外聘擁有水利專業一建+A類備案業績的建造師。而這類人,在市場上極度稀缺。
據業內流傳的數據,部分擁有雙A類備案業績的建造師,其市場身價可高達年收入百萬。比如水利、鐵路、礦業等冷門專業,一旦具備優質業績,就具備了極強的議價權。
一位建造師考友,僅憑兩年時間內完成多個備案業績,市場報價翻倍,輕松實現收入200萬“起飛”的目標。這不是神話,而是現實中“稀缺資源”被高價搶購的真實寫照。
在過去,行業對建造師掛證的監管相對寬松,許多公司直接外聘證書、走掛靠路徑完成項目備案,許多建造師在多年掛證中“陰差陽錯”地獲得了寶貴的A/B類業績。
但現在,行業規則變了:
1、住建部加強了對證書與社保、工資發放、項目在崗記錄的核查,掛證時代基本終結;
2、企業資質改革推進,更多公司選擇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外聘人員越來越難拿到項目負責人身份;
3、一建證書整體持證人數持續增長,**“證書易得,業績難求”**成為新常態。
也就是說,雖然一級建造師考試仍然難度不低,但真正難的是在項目中獲得備案機會、留下真實業績。
如果你只是想著考個證掛出去賺錢,那時代已經過去了。但如果你愿意深入行業、積累經驗、做真實項目、爭取擔任技術負責人,那帶業績的一建仍然是建筑行業內最具升值潛力的“王牌證書”。
不是證書本身值錢,而是證書背后代表的能力、經歷和稀缺性值錢。
真正能讓你實現收入躍升的,永遠不是一紙證書,而是那份可以查得到、摸得著的真實履歷。
?
上一篇: 掛證為何屢禁不止?從住建部被審計說起
下一篇: 行業低谷期,考證仍是最穩的出路